今年53岁的车继没想到,自己所居住的烈士故居会遭到野蛮拆迁的待遇。
车继夫妇和他七旬老母同住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安中路161号附1号。这个看似普通的门牌号,有着不普通的背景:这里是红岩烈士车耀先的故居。?
车耀先是中共历史上有名的烈士,他早年加入川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川康特委军委委员,成都抗日救亡领导人。1940年3月在国民党制造的“抢米事件”中被捕,先后关押于贵州息烽、重庆渣滓洞监狱,1946年8月18日牺牲。小说《红岩》曾对他坚贞不屈的英雄事迹进行过详细的描述。
1931年,车耀先在成都买下一处住房,作为家人居住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处所。原址在成都少城,1958年整体移迁至成都西安中路。
车耀先的孙子车继就在这个房子里长大、结婚、生子。从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中路就陆续由开发商拆迁,不过一直没涉及到车家的范围。看着周围商品楼一栋栋拔地而起,车继也考虑过自家房子有可能会被拆迁,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开发商是以这样的方式给他打“招呼”:
2007年4月11日下午4时许,几名工人头戴头盔,手持大锤,两小时内将车家小院里的一间小屋拆成了光架子,并将一面防盗围墙拆毁。
当时只有车继的老母亲在家。想起当天的情景,老太太仍然感到难以置信:“我在屋里听到外面有响动,开门一看,居然不打招呼就在拆我家的房子。几个大汉使劲地锤,我亲眼看到他们砸下围墙的第一块砖。”
她将记者领到被拆小屋前,此时屋子已经只剩残体,地面被破砖碎瓦堆得无处下脚,整个屋子依靠两面没被拆完的残墙支撑,摇摇欲坠。后面的防盗墙被拆掉了大半,踏着砖瓦,人已经可以自如进出。
外出回来的车继看到眼前的一切,马上向街道办事处反映了情况,并且报了警。拆迁随后停止了。
车继发现,放在小屋里的一个柜子、一块玻璃板不见了:“这两件东西是我爷爷车耀先的遗物,我一定要找回来。”
据车继说,事发前一天,有自称是成都市成达房地产公司的人来到家里,但双方并没有达成任何拆迁协议,更谈不上拆迁时间。而在那之前,则完全没有与该公司有过谈判。
记者联系了成达房地产公司,该公司一位职员解释说领导不在,不清楚具体情况。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该职员提示可以找一位金姓职员了解情况。
这位金先生否认他与拆迁有关,也不知道谁在具体操作拆迁的事情。当记者询问成达房地产公司是否具有开发车家房屋所在土地的合法权力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这一信息,也得到了派出所一名知情民警的证实。
金牛区房管局一位周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家的房子情况比较特殊,牵涉到一个名词——“经租”。这是我国在1956年提出的城市私房社会主义改造的特殊方法,即对城市房屋占有者用类似赎买的办法,在一定时期内给以固定的租金,来逐步地改变他们的所有制。1985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城市私有出租房屋社会主义改造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规定:已经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私有出租房屋,一律属于国家所有,由房管部门统一经营管理。
车家人向记者展示了成都市房管局给他们颁发的房产证。这份产权证是1952年全国大换产权证时办理的,产权所有人的名字是车体先。车继解释说,车体先是他的奶奶,也就是车耀先的夫人,由于当时车耀先已经在重庆牺牲,所以房产证换了名字。
车家人承认,自己房产证上标明的面积,有很大一部分被经租,不过他们坚持,被拆的这间小屋的确是自留住房。
金牛区房管局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正在积极调查被拆部分究竟是公房还是私房,如何处理将在调查清楚之后作出。
车家提出,不管事情后面如何发展,应当先把屋子和围墙原样修复,并追回丢失的柜子和玻璃板。老太太说:“哪怕后面协商好了拆,也得先修复好了。”她强调,这是烈士故居,是应该受到保护的。
西安路派出所已经立案调查车家烈士遗物丢失的事情,民警称,目前暂时没有结果。
西安路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之一易赐宏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此事具体情况须经房管部门调查才能更清楚,街道办也会配合进行一些协调工作,同时尽量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现在,车家小院的门口24小时有人看守。据介绍,值班人员由西安路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安排,看守人员说他们的任务就是防止再有强拆,保障车家房屋和人员安全。
车继说,他父亲在世时,曾经希望政府能将此故居作为革命历史遗址保护起来,不过未能如愿。现在看来,这一极有保存价值的革命旧址能否保得住成了问题。
其实,感到困惑和遗憾的不仅仅是车耀先烈士的亲属。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先后出现过名人故居被拆除的憾事。例如,2006年北京市政协委员走访城中心308处名人故居发现,189处没入“保护名单”的,98处被拆,占到调查故居总数的近1/3。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在小区开发建设中,将曾任孙中山大总统巡行督办的王叔相故居拆毁,不光如此,该区的陈白尘、李一氓等故居也未能幸免。
车耀先烈士故居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