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央视《新闻调查》播出“上海楼盘房价虚高内幕:每个环节都存在人为操纵”,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演播室:上海一直是中国房价飙升的引领者率先突破每平米过万元,率先创下每平米十万以上的天价纪录,高房价的背后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公众并不知情。不过我们刚刚接到投诉,在上海一个对外公开售价每平米1.7万的楼盘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非正常的利润空间,而知情人告诉我们在开发的每个环节当中都存在着人为操纵的因素,致使房价抬高。这种情况属实吗?高房价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我们前往上海进行调查。
解说:近日,《新闻调查》接到上海陆家嘴联合房地产公司小股东耀国能源公司代表的反映,他们发现自己公司参股的楼盘陆家嘴中央公寓在开发过程中有很多不正常的现象。
记者:作为中央公寓的开发商的股东之一,你现在告诉我们在这个公寓的开发过程当中它的价格存在很多不正常的因素,你指什么?
阎启忠:比如说(工程)造价加土地价格,我们的成本应该在6000左右,事实我们看到的已经在12000左右了。
记者:高出6000?
阎启忠:对。
记者:那么,这个6000这个成本到哪里去了呢?
阎启忠:而事实上我们这个价格,在市场上还是被认可的,那我就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记者:你指什么?
阎启忠:我们这里面造价差异将近1倍,而我们的价格在市场上还认为是合理的,那我不敢往下想整个房地产行业会有什么更大的问题在里面。
解说:陆家嘴中央公寓是由上海陆家嘴联合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包含住宅和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小区。联合公司占60%股份的大股东是国有控股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另有上海世纪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耀国能源两家公司分别占有30%和10%的股份。阎启忠作为10%小股东的代表,他对于整个公司的项目运作有很多疑问。
记者:你是说这12000是明显的虚高出来的?
阎启忠:不是虚高,是里面有一个黑洞在里面,有一个不正常的人为故意在里面。
记者:老百姓不明白的是房地产商开发一个房子,他当然希望自己的成本降低一点,利润会更高,他怎么会故意把这个造价给抬上去呢?
阎启忠:到现在还跟你说,我是小股东呀。连知情权都没有,不要说话语权了,不要说参与管理了。那么,我告诉你了,价格是真的,实际的价格超出那么多也是真的,老百姓买不起房,整个市场就这个状况也是真的。那么这里面到底问题出在哪儿?我只能把这个现象告诉你。
解说:在1998年,上海房价的均价还只是3026元/平米。六年之后,这个价格已经升到了8124元/平米。在上海房价飙升的2004年,上海市民无奈认同了本地楼市的“321格局”:即内环以内3万元/平米,内环外环之间2万元/平米,外环外1万元/平米的价位。按照地理位置和市场价格来看,现在中央公寓每平方米17600元的价位并非高得离谱。问题在于,2006年一期工程结束后,小股东耀国能源公司要求看到整个工程的结算报告,但却迟迟未能如愿。
阎启忠:按理说我们这个行业,你结构封顶进入了房屋预售的时候,它那个结算(报告)应该出来,如果没有结算(报告)的话,你这个销售价格从哪里来呢?这么大公司的一个楼盘有20多个亿的楼盘,连一个结算(报告)都没有,那成了笑话了。
解说: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也就是说公司不论对于大小股东来讲,都应该是透明的。
记者:像中央公寓这样的一个操作方式,会是惟一的吗?
阎启忠:不敢说它是惟一,但是绝对不会是惟一。
记者:你怎么能判断?
阎启忠:如果他们都跟我不一样的话,为什么房价是那么样的相似,都那么高呢?操作的方法一样,成本的摊薄是一样的,那么要么他这个土地跟我的土地不一样,它是黄金做的,那只能这样理解。
串场:中央公寓的开发存在着违规之处吗?今天下午我们找到了一位知情人士约他在我们的住处见面,考虑到他的安全,我们将不拍摄他的影像,并且对稍后的谈话做声音处理。
解说:这是知情人为我们提供的原始信息,我们把他的陈述变为文字:
知情人:我在建筑行业干了20年,我了解中央公寓的确有些项目不符合规范,甚至是靠领导或者秘书打招呼解决的。这个项目体现了一些官商结合的一个小小的方面。
解说:知情人告诉我们,陆家嘴房地产联合公司董事长是大股东派出的毛德明,但公司实际由总经理高宝泉控制,他是世纪道公司董事长曹建英的丈夫。联合公司的矛盾正是小股东对中股东的不信任造成的。而这其中种种的猜测和怀疑,很大程度是由于到目前为止,小股东还不了解整个项目的真实成本以及账目的真实情况。
记者:你们查账的目的是什么?
阎启忠:查账的目的就是要查清楚这里面的暗箱操作,某些人在当中牟取暴利,使国资流失,使我们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不应该有的侵权,还这个公司真正的一个成本造价的一个清白。
解说:没有明确的工程结算,那么小股东对于虚高的成本推算又从何而来呢?原来中央公寓所有股东曾在2006年参与过一次利润的分配。我们看到联合公司的财务帐目上清楚的显示,2006年8月份之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一栏没有填任何数字,利润显示为亏损,而仅仅一个月后,主营业务就有了18个亿的收入。
记者:既然你们现在为止也没有查账,你怎么能够确定说这个成本里面有虚高的成份?
阎启忠:一下子冒出来有18个亿的收入和5亿多的利润,那么,告诉我们18个亿只有5亿多利润,除掉正常的营运成本和税收,那么告诉我们已经用掉十多个亿,用于这个房屋的造价成本上了,平摊到每个面积里面,其实不要我们去算,不要他的那个原始凭证已经达到每个平米造价在1万以上了。
解说:陆家嘴联合公司随后从利润中拿出4亿元分红,按照参股的比例,小股东耀国能源公司分到了4千万元。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我们在上海采访期间,报纸上刊登出的中央公寓销售广告上清楚的显示这个项目还有848套住房可以销售,但实际上中央公寓只有1002套房子。也就是说卖出的房子总的销售收入不会超出3个亿,那么公司18个亿的销售收入和4个亿的利润又是怎么来的呢?
记者:你认为这848套(房子)是真的要销出去的房子?
阎启忠:我首先告诉你,他这个,如果他这个是真的,销售收入18个亿又是假的,如果我说销售收入18个亿是假的话,我这个销售收入产生的那个利润我已经分到了,那它又是真的,那么这个公司同时出来了这两个信息,产生了一个矛和一个盾了,他制造了矛盾,我没办法解决的呀。
解说:基于这些疑点,耀国能源公司的直觉是项目成本被严重虚增了,所以在拿到4000万分红之后,依然在2006年底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就造价和销售等环节存在的疑问提出了异议。
股东1:利润产生这个过程啊,我没有看到这个结算报表,我们也不清楚它真实销售的情况,所以我也是代表我们这些小股东,耀国公司小股东,关心一下我们什么时间,能把分配的利润拿回来,我想知道这一点。
解说:对于小股东的疑问联合公司高层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股东2:今天所讨论的问题是利润的预分配,项目在没有完全落地没有完全竣工验收,没有完成政府要求的各项工作,有些是不能够进入到我们的财务系统中的。
串场:这就是中央公寓,处在陆家嘴上海浦东的黄金地段。目前它公开的销售价格是每平米17600元,这在上海很平常,和很多楼盘每平米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价格比起来这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偏低的价位,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价格里面,还会包含着巨大的不正常的空间吗?
第二部分
解说:一般来说,房价的构成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建安成本、销售成本和利润等部分。按照小股东的说法,中央公寓的土地费用加上建筑成本和建安成本等每平方米的造价不会超过6000元,却被人为的虚高到12000元。
记者:可能你有你的算法,他有他的算法?
阎启忠:我的算法没用,没人认可我,我是这个行业的专家算出来的,得到行业的认可的这样一个造价。
解说:为了核实中央公寓是否存在成本虚高的情况,记者电话采访了陆家嘴联合公司的董事长毛德明。资料显示,2003年联合公司以2358元每平米的价格拿到了中央公寓这块土地,小股东推算,土地成本平摊到成品房中每平米应该不足1000元,而工程的建筑成本不超过4000元。
记者:是这样我们今天接到一份举报的材料,反映中央公寓的情况,所以向您作一个简单的了解,中央公寓现在造价的成本到底多高呢?
毛德明:成本你看股东会吧。
记者:股东会会有说明吗?
毛德明:当然会有。
记者:您这个能够传真一份给我们吗?
毛德明:不可以。
记者:那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下这个数字?
毛德明:这我不能告诉你,股东会没有通过的事情我怎么能告诉你。
记者:小股东到现在为止都不知情吗?
毛德明:谁说他不知情的?
记者:小股东说他们不知情,他说他估算的成本在6000左右。
毛德明:他估算就估算了吗?是要审计的。
记者:他说这是一个行业内的普遍价格。
毛德明:他懂吗?
记者:您现在土地价格不是固定的吗?2000多块钱加上工程的造价……
毛德明:回头再说吧好吗?
记者:是这样董事长我们就跟您核实……
记者:你是说这4000块钱对这个楼盘这个造价对这个楼盘来说够了?
阎启忠:已经是上限了,已经是标准的上限了。
记者:肯定是够的?
阎启忠:肯定。
记者:行业公认?
阎启忠:行业不要公认,任何一个专家来他如果评出8000的造价,他可能脑子有问题。
记者:楼盘销售的总的面积是多少?
阎启忠:也就是10万多平米吧。
记者:如果按照你说的每一平米有高出去6000块钱造价的话。
阎启忠:那就不得了,那可能就是6个亿。
记者:会有这么庞大的数字吗?
阎启忠:我也吓一跳,我不敢想。
解说:小股东所怀疑的每平方米6000块钱的差价是否属实?它们又是从哪些地方虚高出来呢?我们首先对工程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查。
阎启忠:在重大的采购当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理解的一些采购的严重违规的现象。
记者:既然你们没有参与采购的过程,你怎么能得出这个判断?
阎启忠:因为在整个施工现场,好多的现场的管理人员会跟我们进行通气。
记者:你所说的违规违纪是指什么?
阎启忠:比如说采购,重大采购,人家报价如果是一块钱,一个单件的他要求人家报十块八块甚至于十几块。
记者:要求报价报高?
阎启忠:对呀。
解说:我们找到了中央公寓的涂料招投标记录表,上面清楚的显示在三家公司的投标中,经营荷兰莱维涂料的公司报价是41.71元。
知情人:其实当时经营莱维涂料公司的业务员报价是28块左右,而陆家嘴联合房地产公司说这个价格是不可能的,要求他增加到1倍。
解说:我们找到了经营莱维涂料公司的负责人了解情况。该公司曾与最终中标的加拿大公司同时竞标。
记者:它公司内部的人跟我说,当时跟你们的业务员谈,然后是要求他要报到50多块钱。后来到公司回去之后。
汤先生:我不同意,我肯定不会同意的。
记者:他确实提出过这个要求。
汤先生:因为我讲良心话,假如你是甲方,我本身要报41.71元,你叫我报50块,万一我认为你是在(骗我),对不对?
解说:但我们发现,在外墙涂料最终的价格审核意见中,原本41.71元的报价却变成了45.71元,每平米高出4元钱,如果按照28块的市场均价,每平米高出了17.71元。
记者:回扣是吧?
汤先生:不是,万一我认为你已经在心中相定他的了,你又(故意)叫我报高一点,我肯定不会听他的。
汤先生:奇怪。
记者:奇怪吗?
汤先生:做生意的人通过这种东西分析的话,能分析出来。但是我没办法讲这种东西怎么这么奇怪呢?
解说:当时这个项目是领导的太太介绍的,投资监理公司在给我们公司,最后认定的时候把报价改掉了,他做了一份标书说这个加拿大公司中标了,而且,经营莱维涂料这个公司,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报价被改成了45.71元,这种虚高很难在私有企业出现因为他们的钱是自己的钱。
记者:那你觉得这样折腾一圈下来,有没有可能你就是给人家陪标的?
汤先生:陪标都陪了,现在明显的就是,我们是(陪标的),过去的事情不好说。
解说:除涂料之外,我们还找到另外一种叫做pvc防水卷材的报价单。PVC防水卷材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防水材料,根据厚度的不同市场价会稍有差异。在这份报价单上pvc本身报价是55.1元,加上专用粘结剂、铆钉、人工费等等杂费一共是每平方米131.13元。那么这个价格是否合理呢?我们找到某工程队的队长了解情况。
记者:PVC卷材在市场上的差别大吗?
张龙:各个厂家之间一般的不大,一般的PVC这个卷材,市场上一般的出来都是差不多的。
记者:那你出来之后,像这样的卷材,你跟人家报价的话一般报到少钱?
张龙:像我们做,一般都在五六十块。
记者:最多多少钱?
张龙:就是五六十块,就是五六十块。
记者:这五六十块是光是材料价格,还是所有的都含在里面?
张龙:人工(费)全部都含在里面了。
记者:全部含在里面?
张龙:含在里面。
知情人:单单从防水卷材来看,它的价格是比市场价略微高一点,但是我们的卷材是在报价之外又把所有的杂费重新加了一遍,这就相当于我们到店里来吃饭,除了饭菜的价钱外,碗杯子筷子都要再收一遍费用,我们的工程造价之所以高都是采用这个方法做的。
解说:中央公寓在钢材电梯铝合金门窗这些项目上都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单靠材料工程这部分是无法虚高成这么大的数字的,但是如果开发商投资监理工程监理和工程队的主要负责人能够四方合一,那么再高的价格也是必然的,而且你也无法查出来这是很多房地产公司的秘密。
[1] [2] [3] [下一页]
第三部分
解说:这是我们在网上找到的中央公寓从2003年11月开盘到目前为止的销售价格表,首期开盘价格是一万元,但是普通人根本拿不到这个价格的房子。三年之内这个房价已经上涨了70%。可以想象这其中的利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究竟谁是这些利润的受益者呢?
阎启忠:有的当时买进去是9000,有的是1万、1.1万。1.1万的价格很普遍。那么,你就可以算出,它的一个差价了吧。
解说:除看不到结算报告、造价虚高和虚假宣传外,小股东还发现了中央公寓在2004年首期开盘销售时发生的一件更为离谱的事情。当时,中央公寓对面的香梅公寓已经卖到了每平米一万五的价格。而环境和质量都胜于香梅公寓的中央公寓开盘价却低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记者:但是如果按你的说法,你们的计算的话,这个账上的这个造价,已经达到了1.2万的话,它的开盘价格不到一万,怎么会有这样的亏本生意呢?
阎启忠:那只有天知道了,开公司不会为了专门为人民服务,做赔本买卖吧,那么,那你就看一看,他这个低价的房是卖给谁的?是怎么卖的?
解说:我们来到浦东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发现一名叫吴均军的业主在同一天内购买了15套中央公寓的房子。
阎启忠:她是我们的董事,是中股东的代表,然后,她就可以在公司里面买15套房,按照你们现在的这个规定的话,她有权利购买吗?没有权利。不是我们公司,这个行业规矩都是这样。
记者:你是说联合公司的高管,利用自己的权力,在抢购自己开发的住房?
阎启忠:这个就是一个佐证。吴均军说这个钱我是出了的呀,这个钱我并不是虚假的,那我购买这个(房子),从人情上来说,也许也说得过去。如果都像你吴均军这样,每个人买15套,我们这个第一期一共在才千八套房子,那么,那么多管理层一买的话,那么这个公司也不要开了。
解说:吴均军是陆家嘴联合房地产公司的监事,在这份她购买中央公寓房产的部分明细单中,清楚的显示她于2004年11月17日一天之内签约购买了这些房产。那么作为公司的高层领导,她怎么会在一天之内购买这么多房产呢?她买房是自用?转手?还是用于疏通各种关系?我们电话采访了吴均军的丈夫钱思解,他是现任世纪道公司的董事长。
电话采访:
记者:我只是想问一下,为什么你们要购买这15套房子呢?
钱思解:不要为什么不要说为什么,你没有权利知道我没有义务回答这个问题,我倒要问你,你要知道这个问题有什么目的吗?
记者:钱先生我们想了解就是为什么要购买15套住房?
钱思解:为什么要了解?
记者:因为你们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到你们是否滥用职权问题。
钱思解:你们可以看看公司的章程,你去看看章程。
记者:但是章程中并没有规定像你们不能购买吧?
钱思解:你去看看章程中是不是规定不允许购买。小姐同志我要问问你有什么目的,你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尽管说。
记者:是这样,钱先生。我是一个记者,我唯一的目的就是想了解真相。
钱思解:陆家嘴我知道的,陆家嘴联合房地产公司,这个事情非常复杂……
记者:按当时这样的价格的话,买15套住房得花多少钱?
阎启忠:我认为得将近2000万。
记者:2000万,我们看到她在银行贷款,大概是将近1000万的样子,而且是在多家银行,在同一天的时间内贷到的这个款。
阎启忠:对呀,那我只能认为她是给她贷款的那些银行行长的领导,不然的话,怎么会同一天都能满足她贷款的需要呢?而且这个贷款都发放下来了?
串场:为了买这15套房子,吴均军在同一天之内向四家银行一共贷了将近一千万,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这样的贷款数额对于银行来说是存在着巨大的金经营风险的,那么,她怎么能拿到这笔贷款呢?今天我们要去这四家银行之一招商银行的民生支行去做调查。
解说:记者称想要在近期贷款购买15套房子,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记者把15套房子拆分成几份,每份四五套再贷款。
记者:我在其它银行的贷款的话,我还需要向你们提交证明吗?
银行工作人员:不需要,我们只要看到你这三到四套。
记者:不用管我其它的是吧?
银行工作人员:是的。
记者:我只需要提供这三到四套这部分的收入证明,是吧?
银行工作人员:四到五套我们可以承受。
解说:2003年6月,央行曾出台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借款时,要详细记载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并联网查询以规避风险。
记者:和别的银行没有联网之类的吗?
银行工作人员:联网不是同时联网的。(信息)没有这么快跳出来的。
记者:别的银行应该是没有问题是吧?所以我现在也是有点担心,就是我能用自己的本名,贷款买这些房子吗?如果是四到五套的话可以做?
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做。
记者:但是如果说,我在你这儿贷四到五套,然后我到其它银行去贷四到五套,一联网是不是就能查出来?
银行工作人员:联网他肯定会看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是同时办的话,是看不到的。
解说:记者发现,银行正是为了争取更多地贷款业绩而不惜违规操作,而监管上的漏洞又为投机者打开了绿灯。这15套房产,作为公司监事的吴均军在2004年贷款购买时,每平方米的均价大概在一万元左右,每一套建筑面积大多在120——150平米之间。那么如果按照今天的市场价来计算的话,全部卖掉这些房产,她可以赚到1000万以上的利润。
记者:您把中央公寓这个操作过程,称之为权力和资本的结合?
袁剑:对,他们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拿到非常廉价的房子,9千块钱的成本,然后1.5万块钱,甚至是1.6万块钱,甚至1.7万块钱,这样一个高的价格倒出去,这5千块钱,6千块钱,7千块钱,就是他们的利润,就是权力变资本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过程。
记者:你是说没有人在意这个企业最终的利润?
袁剑:那当然了。
记者:也没有人在意消费者的利益?
袁剑:那肯定的,这是必然的。
解说: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不仅联合公司高管可以获得中央公寓的认购资格,甚至夜总会的小姐也能通过某种途径拿到认购资格。我们联系到了夜总会小姐的朋友黄先生。
黄先生:我当时还讲,这房子你有股份的,我也想买房,你看是不是能给我搞一套,人家夜总会的妈咪都搞到了,我说你搞什么呢,说起来还叫你一声大哥的呢。他还不信,说我不相信,我说不相信我把名字,把他们家的门牌号码都告诉你。
解说:我们拿到了这位小姐的电话,并得知她买的房子是中央公寓26号楼的1301室。深夜,我们来到她工作的夜总会,见到了这位从联合公司高管手中拿到房号的小姐。
解说:我们又联系到一位在中央公寓拥有房产的李先生,并以买房人的身份和他见了面。
李先生:2005年我们也排了,排不到号。
记者:排不到号,要花钱的,是吗?
解说:李先生自称是炒房专业户,除中央公寓这套房子外他还有多处房产。他告诉我们自己买号炒房的操作方法。
李先生:先找到熟人,找到熟人也没用啊。就是先大概谈一下,但是最后还是要钱开路的。
记者:还得花钱买是吧?多少钱买一个号?
李先生:10万,20万都有。关系好的10万。
记者:这个号上来就是10万啊?
李先生:上来就是10万。跟你说房价,因为我原来做过一段时间房地产,房价它是板块轮动的,像股票一样,这个板块炒起来,其它几块板块也跟近,然后这个板块差不多了,轮到后面的板块,这样循环过来以后,一圈过来第一个板块又要涨。
解说:那么开发商为什么要发号出售房子?这里面又有怎样的玄机呢?
记者:开发商卖这个号干嘛?
李先生:怎么说呢?比如说你是开发商的老板,你下面有一百个员工给你打工的,他们正常给他们卖房子,你发奖金给他们,有的说奖金太少了,人家楼盘都发很多奖金,那你开发商是不是要满足他们呢?满足他们,你自己掏腰包吗?自己不掏腰包的,开条路给你,你自己去搞吧。
解说:2005年,李先生花150万买到这套130平米左右的房子,现在卖给我们出价是210万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套房子就升值了五六十万元。按照小股东的说法,房子盖好后公司的内部就已经开始第一轮的囤积炒作,一些房子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流入到有住房需求的人手中,而是被炒房投机的利益群体瓜分了。然而当中央公寓真正面向市场销售的时候,小股东发现新的疑问又出现了。
阎启忠:在开盘的这一段里面,买房的人,一个价格上有异常,而且所有的身份证号,全部是这一地区的,可以告诉你,前6位数基本上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
记者:你怀疑什么?
阎启忠:我没有什么好怀疑的,我只能告诉你,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四部分
解说:这是我们见到的部分中央公寓业主名单,上面的地址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房子被用江苏、浙江身份证登记的人买走了,其中很多人来自温州。
阎启忠:那么多的温州人,就独独青睐你这一块,中央公寓的房子吗?那么巧吗?而且这些人你可以再查一下,用他的名字再查一下,他在其它地方,这些人也买了好多楼盘,那么你说怎么去理解?他不炒房买那么多房干嘛?
解说:那么在中央公寓的1002套房子里究竟有多少房子是被温州炒房团买走了?我们来到售楼处了解情况。
中央公寓售楼处工作人员:当时卖的时候,确实,他们温州人眼光也不错,那时候卖1万块左右的,刚开盘国内很少有人来买,只有温州人。
记者:不是排号排来的吗?
中央公寓售楼处工作人员:刚开始的时候靠马路那一边,就算排号的话,有一大部分80%都是温州人。
解说:在这份中央公寓部分业主的名单中,有大量的身份证号码属于温州所辖的瑞安市,地址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塘下的村镇上。记者以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的身份随机拨打了15个用温州地区身份证登记的电话。
电话采访:
记者:请问您中央公寓的那个房子,有没有意出售呢?
业主1:没有了。
记者:已经卖了吗?
业主1:对。
业主2:现在不想卖。
记者:现在不想卖,为什么呢?
业主2:为什么呢?价格涨了再说吧。
记者:您这里有几套房子?
业主3:四套房子。
记者:四套是吧,有没有可能帮我找一找?十套是吧?
业主3:对,你说的这个我那朋友还有的。
记者:还有啊,大概还能有多少?你告诉我一下。
业主3:我朋友那还有两三套。你们价格出得怎么样?不然的话我们都不会卖,你也知道,陆家嘴中央公寓那几天,排队排得厉害不厉害嘛,还要挤呀挤,挤死人,还要叫人家再给他钱,好处费呢。
记者:那你说好处费多少钱?
业主3::我好处费就好几万呢。
解说:结果记者只拨通了这15个电话中的4个,其他的全都是空号,而且四位业主的购房目的也都是用来投资,并非自住。温州炒房团不仅是房价攀升的原因之一,也成为高房价的直接受益者。在专门做中央公寓二手房的一家中介公司,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他的绝大多数客户都是温州人。
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他们温州有一种商业协会对吧,就像以前的行会,然后政府,城建局(和他们有联系)
记者:那政府怎么参与?
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现在我们中国人,你也不是不知道,对不对?像前天晚上,我们公司里面现在缺经理嘛,公司想把我提上去做经理去,什么都没说,昨天晚上请他们吃饭吃了2000块钱,你不吃饭的话,钱不花的话,还是不行啊。
记者:但是我听说好多在这里买房的人,温州人也不是什么商人,都是农民。
中介公司工作人员:是农民啊,很多都是农民,占70% 60%都是农民。
解说:小伙子还向我们描述了他接触到的温州炒房团。
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上次我到温州去,我以为他会开个车来接我的,在我印象中我当时想的,最起码开个君威来接我,他骑个自行车,一手拎一个热水瓶来了。我的娘,我当时看了我纳闷,我郁闷。我心想是不是你,我想是不是他,到家去连个车也不舍得打。到家里一看,还不是这种桌子,一个四方的木桌子,有点复古那种形式的,上面都是香啊、灰啊、蔬菜。拿个袖子就这样擦擦,坐,杯水给你放在那里,当时我回来跟他们说,他们都不相信,我说这是事实。
解说:据中介介绍说,温州炒房团里有一些是真正有实力的人,还有一些是把身份证借给别人以从中获取一些利益,而更大的获利者是那些借用他们身份证登记的人。我们在对上海本地的购房者进行电话调查时,意外地有了新的发现。
记者:您买了几年?
张先生:我一开盘就买了呀。
记者:2004年就买的?
张先生:我也忘了是什么时候了。
记者:那你那时候很便宜啊,那时候不到1万块钱?
张先生:差不多吧。
记者:差不多,那都是需要跟联合公司,要关系很硬才拿得到的?
张先生:那楼是我们做的呀,我是这个楼的建筑师呀。
记者:你是这个楼的什么?建筑师啊?
张先生:对呀,是我们做的,所以我拿到的呀。
解说:记者一共拨打了近30个电话,在所有接受采访的业主中,没有一户是因为自住而购买中央公寓的房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央公寓面向市场后的几年里,一部分被公司的高层优惠购买,还有的被炒房团囤积下来,他们都在等待一个满意的价格向外出售,于是在这样的操作中,楼价又有了上涨的空间和理由,而付出代价的只有最后买房的消费者。
记者:既然已经拿到钱了,又为什么还要把这件事说出来呢?
阎启忠:它现在造价1.2万了,我还能有五亿九的利润,如果按正常造价的话,你算一下,这个利润还要多多少啊?那么那么多的利润,买到老百姓手里的房子,为什么又那么贵呢?那我没办法,只能做行业的叛徒。怎么办呢?
记者:你们小股东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出来说话吗?
阎启忠:当然我首先是一个利益的关联者,而且我的利益确实受到损失了,同时客观上也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我一个公民的作用。
记者:但是坦率地讲,假如当时这个利益分配的过程当中,你们一直可以参与其中,是不是今天你就不会再说这些了?
阎启忠:我们参与其中就这样两个结论,一个就是要黑大家一起黑了,我也是黑的一员了。还有一个,我不同意,不同意扫地出门。要么你跟我同流合污,那么你滚蛋,很简单,游戏法则。
袁剑:就我的判断,小股东当时参股的时候,肯定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他希望这样一个企业是按照市场化的手段去运作的,包括它的财务,包括它最后利润的体现,但是最后他才会发现,这个利润早就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已经被吞噬了。
袁剑:他本来是准备搭一个顺风车,他没想到他们洗钱,可以疯狂的程度,可以到这么一个地步。
街头采访:
记者:你觉得房价贵吗?
路人1:蛮贵的。而且我觉得没跌还见还涨了那种。
路人2:价格太高。高,在等。
路人3:利息还要会涨,因为房价太虚高了。
记者:房价的成本会有多少?
路人4:房价的成本我觉得,现在怎么也有两三倍了吧。
记者:每平米啊?
路人5: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它这个是暴利。
路人6:如果要是能低到一半左右,应该能够承受吧。
记者:现在大家都说上海的房价高,你觉得这个高得正常吗?
阎启忠:我们公司这个小的麻雀,但是五脏俱全。已经看到了它里面这个成本的严重的失真。
而我这个房价,现在又跟市场的房价,不是很背离。我这里有问题,我绝对不说人家,也跟我一样有问题,但是我不敢保证人家没问题,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的成本趋于正常了,合理了,价格一定也会比现在,更趋于正常合理,那么老百姓买房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大。
记者:从舆论的信号当中,好像说上海的楼市要降了,而且说已经降了,中央公寓降得下来吗?
阎启忠: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降是个平均值,但是以我个人在上海,我对房产的了解没有降。
所有的政策出台以后,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最后是买房人,老百姓来埋单呀。土地的价格又上去了,那么我担心的一些问题,到现在还悬空着。那么怎么降得下来呢?降价的理由在哪里呢?
知情人:我们上海的房地产,就像山西的小煤矿,煤矿的问题是由安全问题暴露的,但是我们房地产老板,为什么还能待到今天?甚至还能待下去?因为他没有安全事故,所以房地产商没有什么胆战心惊的。
串场:现在是晚上的9点半,中央公寓的一千多套房子,灯光很稀少。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开盘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入住率不会超过10%。但是不要以为,这些黑暗中的空房间没有生命。每过一个夜晚,它的价格都在自动地向上攀升。有些房子两年多以来
已经上涨了每平米8000块钱,将来有一天,从这些房主手里接下房子,真正住进去的人,可能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在为房子埋单,也在为某种权力埋单。
演播室:在今年的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目前国家建设部等八部委开始对房地产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整顿,重点打击这一领域违法违规的现象,以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总制片人:梁建增赵微
制片人:张洁
编导:仲伟宁
摄像:席鸣 毕英汉
录音:李宏卫
解说:姚宇军
非线编辑:刘 涛
统筹:张海华
执行制片人:王猛胡劲草
播出主管:杨明泽
责编:赵华宋 薇
制作主管:张步兵
合成:陈越
监制:梁晓涛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