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家难当”到“当好穷家”
在全省人民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的美好时刻,从省财政厅传来一个好消息:今年一季度,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达40%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省财政运行渐入佳境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财税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结果,更是广大财税干部职工锐意改革创新、扎实努力工作的结果。
我省是一个经济总量小,自然条件差,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西部财政弱省。俗话说:“穷家难当”。面对我省财政历史欠账多、收支矛盾突出的窘境,如何破解“穷家难当”这一历史性难题,使财政逐步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始终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财政工作。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多次对财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财政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完善现行的财政政策,着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确保把政府有限的投入资金管好、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经过全省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我省财政工作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2 —2006年的5年,成为我省历史上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群众得实惠较多的时期。
聚财篇:小河水涨大河满
上世纪90年代,新华社内参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甘肃省庆阳地区镇原县财政局局长,因当地财政极度困难,告借无门、化缘无果,一年之内三次向县人大提交辞呈。
财政局长一年三次请辞,这虽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我省财政的艰难困境。
由于历史欠账、自然条件及国家政策取向等因素,有一段时间,我省地方财政状况十分困难,保不了“吃饭”,保不了工资,支持经济社会建设更是无从谈起。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借新债还旧债,债债难清”。到2003年底,全省县级财政滚存赤字达33亿元。
面对困局,我省财政部门没有心灰意冷,他们在认真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做大甘肃的“财政蛋糕”,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开辟自己的财源,不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基于这一认识,全省财政部门在紧紧抓住国家宏观调控和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转变过去就收支论财政的“小财政”思想,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财政的“大财政”思想,从“收税思维”转向“养税思维”,把培植财源、增加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
思路一变天地宽,情况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为了广泛培植财源,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和办法,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规范省与市县收入分配关系,制定了包括返还县级税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激励机制、加大融资力度增加县域经济投入等具体措施,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调动县乡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到2006年底,省财政累计下达市州县一般性转移支付172亿元,切实缓解了县乡财政财力不足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抓项目”战略,综合运用贴息、补助、担保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以较少的财政投资,带动、聚合更多的银行、民间资本投入到项目建设上。
从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到省属企业下划,从粮食、商贸、流通领域改革到分离企业办社会,从给“三线搬迁”企业退税到为中小企业担保,一笔笔财政资金拨付下去,一项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甩掉了背负多年的包袱,增强了科技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也涵养了大批基础财源。这些财源如涓涓细流,汇集到全省财政的大河,使小河水涨大河满。
财源丰,财政兴。从2002年起,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和大口径财政收入以年均16%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大口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别达到141亿元、295亿元和522亿元,增幅均超过20%,高于当期生产总值增长,这在我省财政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同时,全省及省级均实现当年收支平衡,并开始消化赤字,目前已累计消化达9亿元。
财政状况的好转,把各级党政干部从繁重的“征税”任务中解放了出来。过去,每到年中和年底,为了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各级政府都要组织力量到重点税源、重点地区进行督导。一些干部笑称:我们都快变成“税官”了。
“现在,党政干部充当税官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去年,我们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的同时,还消化了5个亿的财政赤字。照这个速度,再过四五年全省财政赤字就削减得差不多了,我省财政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周多明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