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报道,在大陆被喻为“学术超男”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讲师赵世民,4月28日下午走进哥伦比亚大学,面对500多位热情听众,解说汉字妙趣,纵谈中国历史。赞赏的掌声、会心的笑声,在哥大国际关系学院的超大型阶梯教室中时时爆响。
两位学者是应美国亚洲文化传媒集团“文化中国-名家讲坛”系列活动的邀请,来哥大讲学的。此前,他们已访问了洛杉矶、旧金山和波士顿,在柏克莱加大、哈佛大学发表过精彩演说。
该访问团团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文教部副部长郭锦玲女士在向听众致词时说,希望大家能通过两位教授的演讲,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体会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
易中天与赵世民各自演讲了两小时。两人的话语亦庄亦谐,将平时被多数人视为枯燥乏味的汉字解析和中国历史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呈现给听众。
赵世民在下午1点至3点的演讲中开篇提到,他这两天在纽约地铁的不同站台上,听到不同族裔的人士演奏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令他想到了汉字里的“和”字。因为“和”字的甲骨文和小篆体字实际上起源于中国的古乐器“竽”。“竽”就是把不同音高的竹子捆在一起,作为乐器,发出音响。这种音响象征了社会的和谐。
赵世民说,汉字是中国文化基因的载体,研究汉字可以帮助人们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他调动自己近20年的汉字研究成果,用众多实例,向听众阐述了汉字所代表的中国先人的哲学思想和对社会、人类情感的理解。他提到思、时、家、乐、牢、默、裸、幸等字,并对“老、庄、孙、子”几位先秦大家的名句逐字分析,最后以“写”字源于“喜鹊”、而“喜鹊”因为会筑巢而令后代得以延续作结,既是自勉,也是呼吁,希望人们把自己对人类文化精髓的体会,“写”出来,传下去。
易中天教授的演讲在下午3点半开始。他在开场白中幽默地表示,自己这次访问哥大,沾了胡适先生的光。因为华美协进社由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同时也是此次“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的主办方之一。
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易中天先从中国的夏商周谈到“华夏”这一称呼的由来,之后便从周朝确立“封建制”、秦朝施行“郡县制”说起,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府建制进行了分析。他从秦朝郡县制的“虚君实相”,说到汉代的“大将军”;再从汉代重用“外戚”,最终导致东汉分裂,以人性化的角度分析了“三国”时代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易中天风趣地介绍,曹操因为父亲是一名太监的养子而被视为“浊流”,自幼被“清流”士大夫阶层瞧不起,再加上形象欠佳,不象诸葛亮这位“帅哥”那样“身高八尺,容貌甚伟”,“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也是相貌堂堂,因此,曹操在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曹操或许意识到自己“望之不似人君”,因此一直没有称帝。
易中天在演讲中还调侃三国时期刘备是卖草鞋出身,虽然有宗室的血统,但其“正统血液”的浓度可能已经非常稀薄,好比“灌水猪肉”。但也正因为刘备贫寒出身,自幼体会民间疾苦,因此很会体谅别人,很会做人。他的诙谐演讲赢得台下不断的笑声和掌声。
除了笑谈三国,易中天也对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制度,包括“省”的由来,作了非常有趣味的分析。
在回答观众提问时,他谈到继承文化传统。易中天提到自己早前接受一位德国记者采访时的经历,这位记者问易教授,德国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象这样的国家应当怎样看待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
易中天说,知识界的责任之一是反醒历史,并以反醒的结果告诫政府,不让政府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学者们也应面向大众,传播研究成果,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大众的民族自信心。对于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忠君思想”,易中天认为,人们应当“抽象”地去继承一些传统美德,而不是“具体”继承。对于“忠君”思想,今天的人们应当吸取其中“忠诚”的元素,发扬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精神。
演讲前后,两位主讲嘉宾都被一大帮“粉丝”包围,要求合影及在著作上签名。甚至有听众向工作人员打听,教授们何时能够再来纽约讲学,还有的表示愿意捐款,以方便学者成行。
讲学活动之后,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崔爱民,代表刘碧伟总领事宴请代表团一行。崔爱民热情洋溢地说,这次“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向世界宣扬中国文化,意义深远;同时,它还是一次慰侨活动。大纽约地区聚集着数十万华侨华人,他们对中国大陆文化艺术界的动向相当关注。崔爱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常办常新。郭锦玲团长感谢总领馆对此次活动关注、关心和支持,并向总领馆赠送了纪念礼品。
“文化中国”系列活动是美国亚洲文化传媒集团自2006年起倾力打造的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它包括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大型户外活动等。美国亚洲文化传媒集团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印刷和文化交流等多元化服务,旗下包括《侨报》、《侨报周刊》、美国中文电视和亚洲文化中心等。此次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亚文集团将目前中国热门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论坛》经典讲座引入北美。(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