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8家A股上市银行2006年年报披露完毕,银行高管年薪均在百万元以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以446.18万元年薪居行长之首,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以995万元年收入成为董事长中的首富,而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杨志威更是以561.8777万元的年薪,成为超过本行董事长年薪的董秘。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银行高管薪酬高不高的争论。
在老百姓的收入普遍不高、人们对银行服务普遍不满的情况下,银行高管百万元年薪引发争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其中,也许不乏“眼红”的人,不乏“仇富”者,但我以为,即使抛开情绪化因素,而以理性态度看待银行高管的百万元年薪,也至少有以下3个可以质疑之处。
其一,银行高管年薪是否与银行业绩合理挂钩。这里的“合理挂钩”,是指如果银行业绩很好,高管可以拿高薪;如果业绩不佳,高管就应该拿低薪,甚至拿不到薪水——就像一个农民把庄稼种好了就有一个好收成,种得不好就不会有好收成、甚至颗粒无收一样。可我们看到,银行高管的年薪却是“旱涝保收”,不管银行的业绩好不好,都能拿到百万元以上的年薪,其差别仅在于年薪能达到几百万元。这种只“奖”不“罚”的年薪制,很难说是合理的。
其二,目前国内银行的业绩是怎么创造的,与银行高管的个人才能和努力有多大关系。诚然,这8家A股上市银行在2006年都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众所周知的是,目前国内银行业绩的取得,其实主要靠政策的大力扶持,靠惊人的存贷款利差,靠各种名目的收费。而这些,显然与银行高管的个人才能以及付出的努力没有多大关系。换言之,不能完全将国内银行取得的业绩归功于银行高管们,因而不应绝对以银行业绩来确定银行高管的年薪。
其三,银行高管是不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的职位。银行业本应是高风险行业,银行高管本应是高风险职位,可如前所述,目前国内银行业基本上能靠政策扶持和联合垄断而“旱涝保收”,只要按部就班地经营,就会取得一个不错的业绩;假若因经营不善导致不良贷款过多,出现亏损风险,国家还会不计血本地“输血”挽救(前几年国家为了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动辄注入资金几千亿,就是明证),目前国内银行业哪里有多大风险可言?银行业没有多大风险,就意味着银行高管这个职位的风险也不大,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并没有多大——至少没有一些专家学者吹嘘的那样大。因此,以“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为银行高管的高年薪找根据、作注脚,至少在目前还显得十分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