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中国式民主确立 五大特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www.zjol.com.cn  2007年05月09日 08:08:3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民主的道路。温总理同时坚定地指出,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任何国家和地区,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中国的民主模式”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现状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其发展前景如何?在未来世界总的“民主体系”中它能占有或将占有什么地位?讨论并明确这些问题,对我们不仅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更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详细>>>

  

今年的两会与往年比,一个比较突出的变化就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电子政务工作以很高的起点逐步浮出水面。人大电子政务工作深入地走进了代表和媒体的视线。 3月2日,中国人大网首次开通了代表服务专区,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供电子信息资料服务。两会前夕,在收到出席证、座次卡的同时,代表们还收到了关于中国人大网电子信箱的使用说明,以及报到、表决和同声传译系统的使用说明。 近几年,人大的电子政务工作一直在低调大步迈进。每次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成员都会通过手机短信收到邮件提示,通过人大代表专用电子信箱接收会议的日程、文件和资料等。 在电子政务的助推下,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机关的各项工作在公开、透明等方面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式民主”正在随着电子政务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渐推进。 这是3月12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浏览中国人大网,了解两会信息。

   3月12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浏览中国人大网,了解两会信息。 新华社记者王晔摄电子政务助推“中国式民主”>>>

   中国诞生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是完全可能的

  


《人民论坛》:中国创造民主新模式是完全可能的

   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在经过若干年的积极探索之后,中国诞生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是完全可能的。这个趋势现在已经比较明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已经确立,但在“模式”方面,我们还不成熟。

   中国人民大学杨光斌教授: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环境。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不断涌现,如村民直接选举、各种形式的参与式民主和协商民主,共同构成了“中国式民主”的基本民主形式。

   从民主政治的形式上看,目前我国至少有两种形式的民主,一是我们熟悉的选举民主,二是协商民主。就选举民主而言,根据我国选举法,县及县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在选举民主中,我们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作为社会自治的村民选举,其中有的是“海选”。因此,我国选举民主具有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相结合的双重特征,二者相辅相成。详细>>>

  


   俞可平。(美国《侨报》图)

   民主怎么不是好东西?——俞可平谈中国民主>>>

  


《人民论坛》: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确立

   中国的民主是否已经构成了一种“模式”?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当然,这里还有复杂的情况。一方面,它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有基本的构架和基本的实现渠道;另一方面,它又在前进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包括理论上的发展和进一步明确,实践上的进一步落实。

   首先从指导思想上说,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是我们始终确认并坚持的。我们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和国家的公务员都是人民的公仆,除了当好公仆外,没有任何权力。而这一点,与西方先进的民主理论家提倡的并无区别,甚至比他们更彻底。说明我们已把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理念确立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详细>>>

  


海外媒体热评两会 中国式民主正成为世界新模式

   有关中国“两会”的报道,特别是关于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消息及时出现在印度的网络媒体、电台和电视台上。“印度信息网”对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作了摘要式报道,并评论指出,中国“两会”的民主气氛日渐浓厚,中国式民主制度正在日益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

   6325枚小圆章印证民主河北青县创村治新模式

   基层民主面临考验 一个民选村主任的生存博弈

   "中国式民主"在"高端"与"草根"的互动中焕发生机

   西方的就是“民主”的?“民主”推销下的中国选择

  


《人民论坛》:不能把民主的什么东西都看作是“西方的”

   民主之所以往往被和“西方民主”混同起来,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文明”的特性决定的。人类文明属于全人类,其中反映的规律不只适用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是具有普适性。在“民主”这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里面,西方的色彩更多些,完全可以理解。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因这种“色彩”而把关于民主的什么东西都看作是“西方的”,将它们拒之门外。详细>>>

  


《人民论坛》:海外褒贬不一的“中国式民主”

   事实上,就中国式民主,无论是批判还是赞扬,无疑都是一面镜子。支持坚定我们的信心,批评亦让我们看清自己。对于批评,中国先贤早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教导。像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亦绝不能离开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只有立足本国国情,全面地借鉴和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式民主。详细>>>

  


《人民论坛》:现在是认真思考和看待中国式民主的时候了

   中国的民主实践以社会的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发展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既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又保持社会稳定,同时还达到了较高经济发展的国家现代化道路。中国摆脱了通常第三世界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是因为发展民主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就是因为经济发展牺牲了民主的现象。存在的可能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为新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历了近30年,为中外学者反思中国式民主提供了足够的时空条件。现在真的是东西方理论界认真思考和看待中国式民主政治的时候了。详细>>>

   中国民主发展模式五大特色

   《人民论坛》: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民主问题着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所谓民主发展模式,就是指在实现和发展民主的进程中,由于采用的途径、方式以及建立的民主制度与别人不同,从而具备了一套系统的、稳定的鲜明特色。

   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从中国基本的国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调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

   当今时代,是政党政治的时代。政党是领导民主政治进展的核心力量,是左右民主政治大潮的关键因素。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即由多党或至少两党作为开展民主政治的主导力量,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突出的政治景象。

   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西方民主选举,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金钱。西方国家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搞民主选举,当然以私人资本的投入为主体。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确实依赖于私有经济,金钱是民主政治的母乳。在中国,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

   路径选择:扩大基层民主

   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马上实行全国普选,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后,才能从基层起步,徐图进展,逐级而上。

   发展次序:优先发展党内民主

   自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两大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议会民主建立在前,政党产生在后,两大内容的发展重点和次序是,公民享有社会民主,然后逐步推动政党实行党内民主。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则不能采取这样的发展重点次序。详细>>>

  


  


半月谈:开门立法渐成制度 中国式民主呈三大亮点

   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当前极为重视、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而一年一度的两会,通常被视为观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窗口”,同时也是检验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考场”。

   “中国式民主”不断完善

   “请问这是否意味着说,中国在未来的一百年都不需要民主?”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组织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断章取义”的外国记者向温家宝总理这样发问。>>>详细

   中国政党制度有鲜明的独特性

   中国政党制度包含丰富的民主精神

   两党制、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人民论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的要求(民生改善问题);民主化的要求(大众参与问题);开放以及国际认同的要求(国际接轨问题)。这些问题和挑战互相交织,相互影响。中国政府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发展逻辑来推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渐进改革,这些改革基本上围绕着“规范社会行为”(社会治理)和“规范政府行为”(政府治理)这两个方向展开。

   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努力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化解来自民主方面的压力,积极追求和实现民主化的目标,这些努力包括:

   1.用“自由”来释放民主之压力:放松政府管制,给个人以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利益实现渠道的多样化来分解公民诉求的压力;

   2. 用良好的经济绩效来缓解民众需求的压力:谋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巩固合法性基础;

   3.用基层民主试验来启动民主化的步骤:通过社会基层单位的自治和自主运动以及民主试验,疏导民意和压力,舒缓来自社会底层可能造成既有体制的紧张;

   4.用制度和政策创新来确立民意的回应机制:通过微观领域的制度变革和政策创新(如完善人民代表制、问责制、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协商民主等),克服既有体制的结构性障碍,完善民意表达和回应机制。

   以民主政治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以民主政治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制不是相悖离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这就需要保障人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就是要创造一种条件,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温总理所阐释的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政治的共同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等重要论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这些重要论点为我们正确认识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提供了一系列卓越的见解。

  

  

  


来源: 《人民论坛》等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