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居高的市场估值
应当说,股票的市场估值,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一个市场在一定阶段上的总体估值,仍然有着业界和学术界都普遍认可的若干客观标准。
首先是市盈率。从横比上说,目前沪深股市的300指数股的市盈率,就是以刚刚公布完毕的2006年报业绩来衡量,已经超过了境外市场股指一般水平的一倍以上。而且与成熟市场上大盘蓝筹股股价高一些,二、三线股的股价很低不同,我国二、三级股的股价畸高,因而市场总体市盈率还显著高于指数市盈率,已经逼近50倍左右,在世界股市中鹤立鸡群。从纵比上说,有人认为,目前市场的市盈率与2001年中股市高点时近60倍的市盈率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因此市场还有空间。问题在于2001年的市场高点是以随后4年的漫漫熊市为代价的,我们今天显然不想重复这个历史。而且正如我在10年前一篇题为“此市盈率非彼市盈率”的文章中阐述,在股权分置情况下,三分之一的股不流通,没有市场价格,其实计算不出可比的市盈率。考虑到股改和对价因素,今天股市的市盈率实际上已经达到和超过2001年时中国股市的历史最高水平。
应当指出,不少认为A股估值还算合理的人,并不否认我们市场的静态市盈率水平已经比较高。他们的核心论点是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盈利增加很快,市盈率高一些也属合理,因为动态市盈率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8.5%,差不多翻了一番,更是坚定了他们在市盈率问题上“中国特殊论”的信心。
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真的可以一年翻一番吗?一季度利润的爆发性增长真的可以持续吗?须知中国经济只是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就已经遇到了外部出口增长、内部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近年来,资源类商品的价格暴涨,虽然使我们许多垄断性的资源类上市公司大为得益,但实际上稍微拉长一点看,正是对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国家的警示信号。内外的压力已经迫使我们加快实现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最近国家正在出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降耗的价格、税收、出口方面的调控措施,很快会被真切地感受。即使以一季度上市公司的利润暴涨为例,其实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牛市本身的非正常产物。因为其中由于股市火爆、资产价值重估所带来的同比新增投资收益已经占去了整体净利润的40%左右,再加上由于新会计准则的使用,一些上市公司将投资股权列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及债务重组计入净利润的部分,一次性的不可比收益占去了上市公司实现利润的接近一半。刨除这个新增投资收益的因素,上市公司的正常的净收益比前年同期增长其实极为有限。这还是在一季度经济偏热、能耗过大、环保欠账,宏观调控措施有待陆续推出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不加分析的鼓吹和渲染上市公司业绩“狂飙”,并以此推算全年,给出充满诱惑力的2007年、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预言股市必然上冲6000点,甚至10000点,给炽热的市场火上加油,显然是不适当的。
有人说,依靠上市公司的内涵式增长,显然是潜力有限了。但值得大力挖掘和期许的是企业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这里恐怕也有很大的误解。把一个公司分为上市公司和存续公司是当年国企为满足上市条件,把不良资产剥离出来的应变措施。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存续公司或母公司确实多有发展,不少公司赶上了商品大牛市,存续的不良资产成了金元宝的个别例子也是有的。但整体上市是一项证券市场的制度改造,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免费午餐。视整体上市的资产注入为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既不符合多数存续母公司资产状态一般的实际,也有违市场经济中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交易本质。
其次看市净率。证券市场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它确实是有巨大的能量和魔力。但是,虚拟资本运动终究要受到真实资本存量的制约。从国外证券市场的一般情况看,股市的市值对账面净资产的比率,即市净率一般保持在2-2.5倍左右。不同行业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资产溢价大一些,有些如房地产业,还经常会有折价,即市净率低于1。2006年度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28元人民币,而加权平均的股价早已突破10元,市净率已到5倍左右。但是我们2006年加权平均的资产收益率只是10.5%,与境外相比尚属中下水平。从这个角度看,估值也是明显高了。
此外,最有说服力的恐怕还是我们在香港和大陆两地挂牌的H股公司。同一家公司,同样的产权包括分红权与表决权,股改完成又消除了A股本来享有的制度溢价。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以港币标价的每股盈利高于人民币标价,H股在理论上应当对其A股有一定溢价,以反映较高的每股盈利和补偿汇率风险。但事实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股改后原本靠拢的A、H股差价又出现反向发展。A股对H股平均溢价到一倍左右。同一上市公司A股几十倍的市盈率,H股只有十几倍的市盈率。H股公司虽然数量不多,只有39家,但其净利润超过2000亿人民币,占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具有充分的代表性。H股公司在香港这个更加成熟、完全国际化和多种选择性的市场上的表现,对我们的估值分析,具有更直接的意义。因为香港市场上的投资者,尽管也熟知H股公司尽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的种种优势,但由于他们面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比较,不愿意为H股支付多于他们认为高于公允价值的溢价。这反映了含H股公司的A股高溢价,不是基于估值优势,而是源于国内市场封闭扭曲的特殊现象。
其实现在有不少人,对目前A股估值偏高、多少脱离了基本面并无异议。但是他们认为,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内流动性过剩等大环境,A股的高估值会长期维持,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存在必然性。而在证券市场上,赚钱就是硬道理,人们只能顺势而为。因此在高估值和泡沫化的市场上仍然充满机遇,值得积极参与。这是值得澄清和回答的又一问题。
高估值市场的不可持续性
主张高估值市场会长期维持、资产价格泡沫化难以避免的观点主要有这样几个论据:1.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流动性过剩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2.股市赚钱效应下的储蓄搬家和新增资金入市还远未穷尽。3.今年秋天的十七大召开和明年奥运盛会保证了宏观政策的利好和稳定性。其实,这些论据并不像初看上去那么牢靠。
首先,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流动性过剩确实是宏观经济中的主要问题。但应当看到,随着人民币的小幅稳步升值,中央银行采取票据对冲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开始受到认真对待。最近启动的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价格、税收和进出口税率的综合调整,以及讨论中的升息等宏观调控措施,可以进一步促使经济降温,减少外汇顺差,影响乃至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成立、正在加快运行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更将通过发债等方式,直接吸纳可达几万亿人民币转为境外外汇投资。如果再进一步落实和拓宽QDII的渠道,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现象的消除其实并不遥远。如果靠流动性过剩支撑高股价,那么,必然会到来的流动性过剩的减少、消失乃至逆转不是势必就带来股市的暴跌和长期萧条吗?后者显然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因此,把股市的价值基准放在流动性过剩而不是合理估值的假定之上,实际上充满了极大的风险性。
其次,现在每天超过30万涉及百万以上人口的新开户潮流并不正常,因此也不可能长期持续。在股价连续翻番之后,大量对证券市场及其风险所知不多甚至毫无所知的人像潮水般涌进股市,这属于赚钱示范下经济学和社会学称之的“羊群效应”。这里边相当多数人并不清楚他们行为的真正后果,只是看到了先行者人人赚钱的盲从之举。特别是其中很多人是承担风险能力很差的低收入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现在蜂拥而入,逢低便买,越是低价垃圾股越追捧。一旦消息面变化,行情逆转,他们又会蜂拥而出,因此只会助长股市的暴涨暴跌,根本不可能是维系牛市的稳定力量。希望在新增资金推动的股市疯狂中,由这些许多是股盲的大众投资人接走最后一棒,其实不仅是不很光明的一厢情愿,而且也低估了监管部门的能力和公众媒体的作用。按照资产组合理论,居民积累的家庭资产,应当合理分布在货币储蓄、房产以及各类不同风险的保险、债券、基金、股票上。居民储蓄不可能也不应该无止境地转向和流入股市。实际上,由于居民储蓄是银行系统信贷扩张重要的基石,居民储蓄的大幅减少会对信贷扩张、经济增长、股市繁荣产生自动抑制的自平衡的作用。
最后,至于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会束缚政府的政策空间,更是多少虚幻的理由。其实,人们过去不止一次见证过,在重大事件发生或重要的代表大会召开之时股市大幅下挫的历史。因此,这种被用来鼓励炒作信心的幻想,其实并无依据,只是被相互传播成为部分人炒作的心理慰藉。况且,即便是如一些人所说,政府决策人可能更偏好在重大盛事发生时股市有良好或正常的表现,那么更合理的逻辑也应该是他们在泡沫渐起时化解风险,而不是坐视泡沫越滚越大,结果在谁都最不希望看到的时候破裂,造成不合时宜的经济动荡和社会不安。
那么这样说来,我们两年前许诺的牛市,一年前描绘的证券市场的新时代就都化为乌有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拥有和享受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相得益彰的长期牛市,我们才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如果头脑发热,忘乎所以,预期膨胀,过多地透支未来的行情,把5年、10年的牛市在1年、2年内走完,我们虽然可以享受一时消化不良的盛宴,但却要承受其后漫漫熊市的煎熬,这是我们的国民经济和广大投资者都不需要的东西。
有人说,上面讲的这些也许全对,但市场有它自身的规律。市场即使有泡沫,也要让其自己去破裂。政府应当尊重市场运行,不应加以干预。政府干预,小了不起作用;大了造成震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只能顺其自然。这个明显的误解正是我们下面要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