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松花江流域休养生息:20年,把健康还给松花江

www.zjol.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1:31:4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松花江水质牵动公众视线。 姜雪 摄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河流处副处长陈永清已经说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到松花江了,可3月下旬对松花江的暗访,却让他非常吃惊。“暗访了110家企业,超标排污的竟然接近80%。情况之严重,还是超出了想象。”

   5月10日,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会议在长春召开,会上传达了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6项措施、70条政策,旨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让松花江美丽重现。

   缘何治理

   Ⅳ类以下水质占80%,违法排污企业占80%

   哈尔滨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的侯师傅已经习惯从自家带上一天要喝的水。“我的水是深井水,说实话,我真不放心现在松花江的水。”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2006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支流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呈上升趋势;支流水质污染比2005年明显加重,总体上为重度污染,监测的14个断面中,Ⅳ、Ⅴ类水质占43%,劣Ⅴ类水质占43%。吉林省的伊通河、饮马河和黑龙江省的呼兰河、阿什河等支流污染最为严重。

   “单纯从水质上讲,松花江可能还不是最差的流域,但是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污染排放强度居高不下,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这些更让人忧心。”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说。

   与严重污染相照应的却是治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向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提交的报告中,黑龙江省实际污水集中处理率远低于沿海省份。

   更为触目惊心的,还是企业的非法排污。暗访中发现有的企业排放甚至超标50倍以上。

   尽管《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在去年10月已获国务院批复,但截至目前,治污项目仅完成6%,尚有48%的项目未开展前期工作。

   “作为一条国际河,松花江所牵动的不仅仅是东北人,而是整个中国人的神经。”在吉林工作多年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这样说。

   难在哪里

   统一思想尚需过程,资金落实还有困难

   会议间隙的午餐桌上,三位参会代表的对话吸引了记者。

   “你说咱那环境容量多大,才有几个工业项目,就都让停,这经济咋搞!”

   “偷着干不得了,光干不报。”

   “那哪行,肯定得有检查跟踪啥的。”

   ……

   这样的对话反映了不少沿江地区官员的心态。如何对待松花江休养生息对地方发展造成的影响,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黑龙江省双城市市长王春生对此的感受非常深刻。开发园区内娃哈哈投资的食品公司因为环保的问题被停了产,王春生也曾经感到心疼。“每个月光交税就是800万元哪,可不管是800万元还是1000万元,影响了松花江水质,影响了长远发展,该停就得停。”

   将基层的思想统一到污染防治的步调上来,确实还需时日。

   而在实际操作中,资金的匮乏让哈尔滨市环保局长毕林涛有不少烦恼。规划中很多涉及企业的项目,资金的80%要靠企业自筹,短时间内让企业拿出大量资金投资环保,企业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在她看来,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成功实施规划的重要环节。

   松花江流域的污水处理费普遍偏低,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目前的生活污水费仅为每吨0.25元,工业污水处理费也只有4毛钱,大大低于污水处理的实际成本。吉林省建设厅副厅长褚民华认为,虽然国家优先安排了污水处理厂的资金,但是污水处理厂管网的资金问题还有很大困难。同时,固废垃圾的处理收费还没有政策保障,目前每吨5元的收费与每吨40元的处理成本相去甚远,而这些都将对松花江水质改善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治理

   不添新病,先去旧病,治病要“中西医结合”

   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六大刚性措施中,包含了70条操作性很强的政策,其中控制新的污染的举措非常引人注目。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祝兴祥将其形象地称为“不添新病”——“十一五”期间,凡是向松花江水体排放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一律停批。“十二五”期间,停批的范围还要扩大。

   对于污染“增量”如何控制,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凌江已经胸有成竹。据他介绍,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超过总量指标、环境违法现象突出、主要控制断面不达标,以及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方或企业集团,国家环保总局将使出撒手锏“区域限批”。

   而对于如何去除“旧病”,削减污染存量,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孟伟认为,松花江既有污染的整治,必须依靠“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明显的污染源,要像西医该开刀切除的马上开刀,对河流全面整治必须要按照中医调理的方式,体现长期、治本的思想,使河流恢复健康。”

   按照会议部署的精神,松花江流域两省一区还将制定严于国标的地方环境标准,以提高排污的门槛。据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介绍,作为WTO成员国,重新制定相关标准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公示等程序,地方性的环境标准将在2009年左右生效。

   而对于监管保障的困难,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显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他认为,由于目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实难以短时期内解决,要让企业自律意识提高,必须加强监管。“人不到不行,我们会联合东北督察中心、地方环境监察部门,采用多种形式明察暗访,敦促企业自觉守法排污。”

   治成何样

   20年内完全有希望成为一条健康河流

   在哈尔滨斯大林公园,记者遇到了旅游纪念品商店店主郭先生。“哈尔滨有道菜叫江水炖江鱼。现在江水脏了,鱼也没有了,真希望有一天松花江治理好了,还能有口福吃上这道菜。”

   虽然治理工作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郭先生的愿望已经不是遥不可及。按照会议部署的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时间表,防治目标可以概括为,到2008年,保持水质基本稳定;到2010年,松花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长远要恢复松花江流域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

   “松花江污染防治要解决的决不是一个黑臭的问题,也不单单是一个让水质变清的问题,而是让松花江恢复原貌。”孟伟认为,一个健康的河流健康的不仅是水体,河流要有水、有鱼、有植物、有微生物,让人能够享受河流。

   他认为,按照国际上的经验,只要政府重视,企业守法,科技对路,管理有效,5—10年就可以解决黑臭还清的问题,用10到20年分阶段分区域可以实现河流的生态功能,松花江完全有希望成为一条健康的河流。(记者 孙秀艳)

   周生贤:让松花江"休养生息" 让母亲河长治久安

  


   成群的鸿雁和野鸭在雾气腾腾的松花江吉林市江段飞舞、觅食。新华社发(朱万昌 摄)

   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10日指出,要加强对松花江流域的全面污染治理,给“疲惫”的松花江“减负”,让松花江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休养生息”,从而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

   周生贤近日到东北,就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松花江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后,各地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周生贤介绍说,通过沿江察看哈尔滨市四方台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4家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和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总体感觉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也发现一些突出问题:在松花江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新建项目仍以重化工等高污染行业为主;污染排放居高不下,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治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流域内许多大中城市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松花江。

   国家环保总局:松花江全面“休养生息”

   “如果松花江水污染状况没有改观,即便有一天老工业基地振兴了,

   GDP高高地上去了,那也只能算是个失败的教训”

   我国将全面启动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让陷入污染困境的东北母亲河能够借此休养生息。此举积累的经验也将逐步应用到其他流域。5月1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作出上述表示。

   六大“刚性”措施让松花江“休养生息”

   在全国重点流域率先停批所有向松花江水体排放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年底前,全面淘汰或关闭生产能力达不到一定规模的草浆和化学制浆生产装置及造纸、酒精等生产企业……10日,国家提出六大“刚性”措施,加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从而确保东北母亲河长治久安。

  


   环保总局挂牌督办11家排污大户>>>

   不仅仅松花江需要“休养生息”

   事实上,在“声声严令”之后,是中国江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和普遍化。国家林业局曾表示,中国江河中有70%遭到污染。以长江为例,日前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干流60%水体遭遇不同程度污染,危及沿江500多座城市的饮用水。

   由此看来,中国绝非仅仅一个松花江存在江河污染问题,也绝非仅仅一个松花江需要严厉的监管与处罚措施。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只是全国江河污染防治的一个开端。值得欣喜的是,国家环保总局已明确表示,松花江治理积累的经验将逐步应用到其他江河流域。

   追究刑事责任利于遏制环境污染

   环保意识并非与生俱来

   时评:环保总局率先推行信息公开的三层积极意义

   环保信息先公开了再说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