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 卫生部14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并继续狠抓灭鼠。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鼠类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发病,一般春季高发。它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接触感染。
据了解,我国2000年以来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和河北等省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较为集中;家鼠型疫区的疫情出现了向城市扩散的趋势;部分地区仍存在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高、人群免疫覆盖率低等问题,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卫生部要求,疫情高发地区在做好国家级监测点监测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疫区人间、鼠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的监测,了解主要疫源地的变化趋势,开展疫情的预测和预报。
各地医疗机构要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时报告疫情。各地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鉴别诊断、疫情报告等专业知识;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疫情监测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应急处理及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能力;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做好高危人群免疫接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