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5日电 中央党校资深党建专家叶笃初在本周的《瞭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当年的十六大和即将到来的十七大是一个前赴后继、传承接替的发展关系。把握这种历史联系和发展关系,要避免有的人一味“盲目追新”割断历史;也要避免有人把一次大会低估为了无新意的简单重复,甚至极错误地认为“老话复制”。 文章说,2002年11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是中共自身世代之交的重要时刻。历史赋予十六大的使命,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正是这次大会,向党内外昭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正是这次大会,在党章的总纲部分——通常视为党的纲领——郑重加进“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字样,并写明了“跨入新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在党纲党章历史上是第一次。 文章说,正是这次大会,还以专门决议形式,深刻阐明了中共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共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文章指出,从十六大到十七大,是一个历史延续过程。二者相距时间不长,在大背景上,它们处在同一历史方位、同一发展阶段,甚至在时代机遇及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上也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是它们在具体环境及应对事项上,又有若干不同,其中有些是较重要的不同。例如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更加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利益关系、社会矛盾更显突出,必须适时地把社会和谐任务提到更加重要位置。因此,当年的十六大和即将到来的十七大是一个前赴后继、传承接替的发展关系。 文章强调,把握这种历史联系和发展关系,有利于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巩固思想统一,加强党的团结,避免有的同志一味“盲目追新”割断历史;而另有同志又忽略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境界,把一次大会低估为了无新意的简单重复,甚至极错误地认为“老话复制”。纵观中共代表大会历史,除个别时段、个别情况外,中共每次全国代表大会,都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任何自满、停滞和无所作为的论点,或是浮躁、轻率、简单从事的论点,都是不正确的。 学者称中央地方解民生难题求实效令人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