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中国回应食品威胁论称为消费者安全负责

www.zjol.com.cn  2007年05月22日 05:52: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苹果干含有致癌化学物质;

  叉尾含违禁抗生素;

  干贝和沙丁鱼涂有腐败细菌;

  蘑菇沾有非法杀虫剂;

  ……

  这只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上月扣留的从中国进口的107种食品中的冰山一角,而今年四个月内已有298次船运食品遭FDA拒绝入境。此前曾引起中美外交层面关注的中国宠物食品成分污染的新闻更成为美国媒体热炒的话题。一时间,美国弥漫着一股“中国食品威胁论”。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展开“危机公关”,于昨天邀请300多名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员在北京召开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

  美国:抱怨并依赖着

  美国媒体近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华盛顿邮报》引述FDA文件称,上月被美国当局退回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的食品包括鱼和海鲜,譬如鲶鱼、虾、鳅鱼、非洲鲫鱼、鳗鱼和黄鳍金枪鱼等,以及表面染有非法杀虫剂的蘑菇。还有报道说,没能通过检验的其他中国进口货物包括含草药的茶叶、豆腐、糖果、苹果干、桃脯和花生奶,而非食品类的被拒绝入关产品包括导尿管和唇膏。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不卫生并被拒绝入关。

  《华盛顿邮报》更报道称,除了农作物产品,一些最不适宜出口的商品也进入了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除非农业部验证屠宰场和加工厂拥有和美国一样的食品安全系统,任何国家不得向美国出口肉类和家禽产品。其中,中国因为没有达到要求,未被允许向美国出口肉类。但美国农业部部长麦克·约翰斯3月份宣布,美国农业部去年查封了数十万吨从中国和亚洲国家出口的被禁家禽产品,其中一些产品的包装箱标签上甚至写着“金针菜干”、“果干条”和“蔬菜”,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非法肉类未被查处。美国媒体甚至猜测,中国鸡肉如果未被处理可能成为禽流感的源头,美国公共健康机构担心可能会引发流行病的爆发。

  与此同时,继路易斯安那州5月8日宣布暂时禁售中国叉尾后,美国媒体也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政府,称这一发现显示了美国食品安全系统的巨大缺陷,因为叉尾已经合法地进入了零售商店和餐馆,如果没有“最后一分钟的测试”,它可能已被数不清的消费者所食用。

  有数据显示,2006财年美国抽查的到岸进口货物只有总进口量的0.9%。当监管机构把注意力重点集中在检测中国货物的同时,美国消费者批评称FDA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

  高级别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食品安全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FDA前副局长威廉姆·哈勃德曾说,来自中国的食品不仅便宜,对于进口食品增长的美国来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来源。

  欧盟:没有恐慌敦促合作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欧洲。

  记者获得的一份2007年第19周的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及信息通报显示,仅从5月7日到5月11日4天,欧盟就查出来自中国的带壳花生、粽子、蜂蜜分别存在含有黄曲霉素、非法转基因、含有链霉素和泰乐菌素等问题。

  不过,与美国态度不同,正在中国访问的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司长罗伯特·马德林称,欧洲消费者没有理由产生和美国近来一样的“中国食品恐慌”。

  欧盟驻华代表团新闻信息处向早报记者透露,马德林访问北京期间参加了昨天开幕的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ICPHSO),并在大会上做了《关于市场监督和在全球市场实现高度安全性的工作中设计商与进口商责任》的主题演讲。

  马德林称,布鲁塞尔和北京在消费品安全上拥有“良好合作纪录”,“宠物食品恐慌目前没有影响到欧洲。”他说。与美国不同,欧洲没有在抽检中发现从中国进口的被污染宠物食品。马德林表示,他正在寻求与中国的更多合作,尤其是在防止转基因农产品方面。“对欧洲和中国,我们都学到的一课是,如果你开放、和世界合作,你的监管标准将越来越高。”

  中国:为消费者安全负责

  为了回应近日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施加的压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天邀请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士在北京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该会议名为“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际消费品健康与安全组织共同主办。美国消费者保护部门、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产品安全的大臣官房审议官本庄孝志等约300人出席会议。

  参加大会的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传卿说:“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消费者安全。中国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他说,“消费品的安全,共同的责任”正成为国际消费品贸易和安全领域的共识。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确保国际消费品安全和国际消费品贸易发展,确保问题及时妥善解决的有效途径。

  李传卿说,因为设计商和进口商没能向生产商提供准确的消费品安全信息,使中国生产企业加工的产品不符合进口国安全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信息交流、紧急磋商,可以积极稳妥地解决国际消费品领域的重大安全事件,避免问题的复杂化。”他说。

  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加强与世界主要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国家的合作,积极探索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

  ◇马上评

  莫把“食品安全”政治化

  单言

  近期,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美国众多媒体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媒体的描述中,来自中国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食品———从水产品到食品配料,从豆腐到桃脯———都可能有毒。

  不可否认,中国食品安全状况需要改进。不过,在谴责不良商贩的卑劣行径或痛斥地方保护主义恶果的同时,中国民众大都承认食品安全问题只是个案,而非普遍现象。这不仅仅是正常的思维,也是合理的思考。

  反观美国媒体的报道,则有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之嫌。《华盛顿邮报》甚至用了中国向美国“大量输出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品”的语句。这些措辞不仅忽略中美两国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而且无视中国维护食品安全的种种努力。考虑到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在即的背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此刻集中进行有关中国食品安全报道的政治意图。

  中美之间确实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现象,中国确实是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国,但是,平衡中美贸易的方法有多种,我们不希望美国媒体以刻意抹黑中国食品安全的方式来实现。

  更重要的是,美国媒体此类报道极易挑起美国国内对中国食品乃至中国形象的担忧和恐惧,从而制造出一种新的中国威胁论———食品威胁。如果说“军事威胁”等概念只在政府层面和精英阶层获得某种反响,那么发生在日常生活领域的中国食品威胁将直接影响到美国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的认知,其负面效应更为严重。

  我们欢迎美国媒体就中国食品卫生状况提出善意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但希望所有批评建立在客观公正基础上。我们也呼吁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能重视食品安全事件,尽快开展公共外交,以免事态继续恶化。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郑洁 编辑: 余伟刚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