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视窗5月22日电 记者吕雯雯报道: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长期以来制约着库区经济发展。今天,从重庆市科委传来好消息,随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项目的顺利实施,三年来库区已经有200个城镇的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为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重庆教授带队攻克污水难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水源地,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库区长期以来水体污染严重的局面却制约着其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此,科技部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下达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攻关专项一期和二期任务。 据了解,刚刚实施完的二期项目是由西南大学教授戴思锐任首席专家,集中全市200名科研精英,针对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问题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专项攻坚。 ◆信息治理 足不出户可监管污水处理 过去传统的污水处理厂,需要环保部门监管人员实地观察、监督,不仅工作效率低,花费也相对较高。负责此次项目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次对库区污水地治理他们采用了信息管理方式,以库区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在环保监控室对联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态进行可视监测,还能对重点区域、典型河段污染进行模拟和预测,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减少了工作成本。 据悉,从2004年至今,经过三年的运作,三峡库区已经有近200个城镇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保证了三峡水库水质的洁净,也为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