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只有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集约经营、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增强竞争力。记者调查发现,对现代农业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标准化体系,目前存在建设不规范、受制于外国标准、盲目搬抄等诸多问题,在推广过程中遭遇家庭经营分散、农民接受困难等难题,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任重道远。
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少旧低”
作为全国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为积极应对国外贸易技术壁垒,自2004年初开始,率先在全国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据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于风华介绍,“绿卡行动”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结合国外质量标准,研究制订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简单易行的农业操作规范,并随时跟踪国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变化,及时修改和调整操作规范。
实施“绿卡行动”后,农产品出口都要佩带“绿卡”,每一种产品“绿卡”都有十几类不同的编号,从产品用药、施肥、浇水、包装上市日期以及市、县、乡、村、生产基地、小组直到每一个管理人员等都要一一标明。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就可以一直追溯到生产者本人、生产地块以及生产的某个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仅制订了137种农药限量标准,而日本新的肯定列表制度仅“暂定限量标准”规定的农药就有734种,二者差距很大。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滞后,有的是多年未修订或早已过时的,既有的标准也普遍偏低,如我国与日本能够对应的标准中,日本有25%的标准严于我国标准。山东省农业厅外经处副处长杨鲁勇总结,目前,我国与国外农产品检测标准的差距还很大,突出表现为国内标准少、标准旧、标准低。
杨鲁勇说,根据中国实际制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已成当务之急。长期以来,对于农产品出口,国内一般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质检和商检环节,实行“绿卡行动”,主要方向是把质量控制的标准前移到产前和产中环节,实现从要求农民“种什么”到培训农民“怎么种”的转变。
农产品标准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去欠下许多“旧账”,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山东省“绿卡行动”历经多年,多次争取,才专门立项,省里每年投入几千万元的资金。目前,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每个农产品的标准又不相同,山东省目前只是对一些出口量较大的农产品制订了标准,大量农产品标准的制订还未完成。
山东省制订出标准后,不少省份都来索要,但这种标准不同于一般的工作经验,因为投入较大,具有知识产权,不可能无偿提供。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各地都亟待建立标准化体系,在建立过程中会遇到与山东类似的困难。
“统一步调”起步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是标准少、难制订,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标准,在推广中也是困难重重。农业生产的标准往往非常复杂,农民很难看懂。莱州市店子镇窝洛村是一个苹果大村,一些苹果种植大户自发联合起来,成立了果业协会。在发展苹果种植中,他们认识到标准化种植的好处,但想实施却困难很大。
果业协会会长王龙告诉记者,他们想找现成的标准找不到,于是到书店找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想自己制订标准,但里面的东西太复杂,如果将这么复杂的东西推广给农民,接受起来困难太大。后来,王龙根据自己多年种苹果的经验,总结了“土标准”,具体讲就是“五个好”:施好肥、打好药、疏好花、疏好果、套好袋等,这样标准简化了,推广起来容易一些。
更难解决的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给标准化生产带来严重困难。记者在山东肥城采访了解到,当地推广有机蔬菜的标准化种植,王庄镇农民采取一家一户经营,自家的地归自己种,但统一按有机蔬菜标准生产。亚细亚蔬菜集团驻王庄镇有机蔬菜基地技术员陈乃林说,技术推广中标准很难统一实施。某些生产环节时效强,必须在一两天内完成,协调同一时间进行生产难度很大。如治虫错过时间治起来就费劲,生物农药的作用不好发挥,要求统一治虫时,难免各家有各家的事,无法统一步调,给标准化操作带来困难。
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外销率达到85%以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头两年,由于国际市场“绿色壁垒”不断升级,国际市场准入越来越严,潍坊市许多畅销的农产品突然之间销售受阻,大批瓜菜、禽畜贱价处理,千家万户的农民损失惨重。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惟一的出路,然而,潍坊市发现,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下,农业标准化面临难以跨越的障碍,无论是种苗、技术规程还是质量检测、收购销售都统一不起来,标准化推行困难重重。
只有组织化才能带动标准化
近几年,潍坊不遗余力地推行农业标准化,逐步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在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潍坊市农产品出口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去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农产品出口仍然实现了高门槛下的高增长。
记者从潍坊市农业局了解到,潍坊市近几年加紧制订完善农业标准,先后收集整理了61项有关蔬菜、禽肉的国家标准以及24项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规范,印制成《农业标准化规范性文件汇编》无偿发放。同时,参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订了包括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和加工包装在内的248项技术标准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使全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都有了标准。
在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的同时,潍坊市正在极力跨越农户分散经营的“天堑”。从2001年开始,潍坊市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将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逐步克服分户经营、难以监管的难题。
潍坊市由市、县两级农业、畜牧部门对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实行档案化管理,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基地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各类标准化基地都建立规范的生产管理档案,配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农技人员以及植保员、官方兽医,对基地的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这些基地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配送农资、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潍坊市农业局统计,目前全市经过权威部门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达到465万亩。
在这些标准化生产基地上,农户被组织起来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寿光燎原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面向超市组织生产,在稻田、圣城等4个乡镇组织起了700多个农户数千个大棚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有10多名专业农技人员,分片包棚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如何施肥、如何用药农民都听农技人员的安排。合格产品统一收购直供大中城市的超市。
基地负责人刘良福对记者说,近两年,大中城市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为按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才能实现优质优价,有组织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发展方向。(王汝堂 董振国)
推进农业标准化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江西立足特色发展现代农业 向农业强省迈进
莫文珍代表:发展现代农业要克服“四难”
现代农业唱"主角" 扎实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