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5月27日电 (记者姚润丰)经过实际运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坝体已通过高蓄水位检验。今年汛期,小浪底水库最高允许蓄水位为270米,短期滞洪的最高防洪运用水位为275米。目前,水库库区移民已全部搬迁完毕,小浪底水库具备了275米水位运用条件。这标志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基本具备防御黄河千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介绍,小浪底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控制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控制黄河径流量的91.2%,是黄河下游重要的骨干枢纽工程。如遇千年一遇洪水,通过小浪底水库拦蓄调节,可使下游洪峰流量从220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10000立方米每秒,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不足60年提高到千年一遇。小浪底水库经过7年运行,发挥出明显的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作用。 李国英同时向“防汛江河行”新闻采访团介绍,今年汛期来临前,小浪底水库将把水位降至汛限水位225米,腾出8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迎汛。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为进一步冲刷黄河主槽,提高下游河道过流能力,6月中旬,黄河利用小浪底水库汛前的下泻水量将再次进行调水调沙。今年调水调沙的初步目标是,使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提高到380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保障。 据了解,2000年至2006年,小浪底水库进行了9次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主槽全面冲刷,主槽过流能力从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3500立方米每秒,约6亿吨泥沙被冲刷入海,减少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确保下游堤防安全,黄河防洪修筑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446处、总长度851公里的险工及控导工程,主要作用是控制河势,减少水流直冲大堤的威胁;第二道防线是2000余公里的设防大堤,以抵御较大洪水的威胁。截至目前,黄河下游南岸的标准化堤防基本建成,总长287公里,大大提高了工程抗洪能力,增加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系数。第二期标准化堤防工程于2006年12月下旬正式开工建设,规划建设346公里,其中山东黄河堤防194公里,河南黄河堤防152公里。工程标准为,堤顶全面帮宽至12米、其中硬化宽度6米,临河种植50米宽防浪林,背河为100米宽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