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今天发布第二号调查公报公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口数量和全国残疾人口性别、年龄、残疾等级构成及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公报认为,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相比,残疾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生存和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调查表明,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比1987年有较大幅度提高,相当数量的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六成多学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调查数据同时表明,我国残疾人口规模大,社会面临的伤残风险增加,残疾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残疾人增加了2365万,占到新增残疾人口数量的75.5%。随着寿命的延长,人口的伤残期延长,残疾发生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调查表明,残疾人家庭收入低,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
调查数据还表明,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与已经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曾接受过医疗服务与医疗救助、贫困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和辅助器具配备服务的比例不高。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始于去年4月1日,现场入户调查同年5月31日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