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大量宰杀奶牛(图)

www.zjol.com.cn  2007年05月30日 14:27: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大量宰杀奶牛(图)

   养牛的农户当肉牛卖给牛贩子的奶牛被装上了车

  

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大量宰杀奶牛(图)

   山阴县后所乡前张堡村奶牛场主人郭继甫,由于无力维持,卖掉了半数的奶牛

  

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大量宰杀奶牛(图)

   山阴县后所乡前张堡村奶牛场主人郭继甫,由于无力维持,卖掉了半数的奶牛

   5月29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大量宰杀奶牛”,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最近,国际市场上大幅涨价的不止是黑色的石油,还有白色的牛奶。美国市场4月份牛奶价格达每100磅15.80美元,比去年上涨1.9美元,预计今年内将创下每100磅17.30美元的历史新高。

   不过,国际市场上牛奶价格上涨的消息,并不能让山西山阴县的奶农高兴起来,因为他们眼下最关心的不是牛奶的价格,而是牛肉能卖多少钱?

   山西奶牛养殖大县大量奶牛沦为菜牛

   每天下午,太阳没有落山之前,在朔州山阴县山阴村的农户门前,总会出现同样的忙碌情景。收牛人打开车门,牵牛上车,对于不听话的奶牛则采取强硬措施,最后关起车上的栅栏。

   记者:“这个牛你拉到什么地方去?”

   收牛人:“北京、石家庄。”

   记者:“做什么呢?”

   收牛人:“做了菜牛了,杀了。”

   记者注意到,被拉上车做菜牛的奶牛,许多年龄并不大,一些奶牛的耳朵上,还挂着注有编号的黄色标签,说明它们都是经过登记的正规的奶牛。

   记者:“它们是不是淘汰(奶)牛?”

   收牛人:“不是。”

   记者:“就是说它们现在还在产奶。”

   收牛人:“产奶。”

   在被当作肉牛卖掉的奶牛中,许多牛每天的产奶量都在40到50斤,但做贩牛生意的商户,几乎每天都能在附近的村庄收购到一车同样的奶牛。

   记者:“现在一般一个月(收牛)能有多大的量?”

   收牛人:“走个20车。”

   令记者感到不解的是,明明是正在产奶的奶牛,养牛的农户们却要纷纷将其卖掉,给牛贩子当肉牛进行宰杀。

   农户:“现在这个奶牛老百姓不能养了,没有利(润)。”

   山阴县是全国闻名的奶牛养殖大县。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奶牛养殖业,到2005年底,全县奶牛存栏数达到6.85万头,有的村子奶牛比人还多,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奶牛。可以说,黑白相间的奶牛就是山阴农民的命根子,但为什么他们现在却愿意把奶牛当肉牛杀掉呢?。

   马生文,山阴县后所乡前张堡村的养牛户,养奶牛已经有20年了。最多时,家里饲养了20多头奶牛。一大早,牛贩子又找上了他的家门。

   牛贩子:“都给了3300元的价。”

   马生文:“你再涨上100元,我就卖了。”

   牛贩子:“那就涨100元。”

   马生文要卖的奶牛只有3岁,今年头次产奶,每天产奶50斤。虽然心里不想卖,但因为牛贩子出的价格比其他人高出了100多元,就出手了,100元对马生文有极大的诱惑力。按照以往的价格,他的奶牛应该卖到1万8千元左右,现在只卖了3400元,相差一万多元的价格,让马生文感到很无奈。在把牛牵出家门的时候,他一直闷闷不乐。

   马生文:“(现在)不高兴,不高兴也得卖了。”

   马生文:“牛都哭了,就是,就是流泪了,喂了三四年了。趁现在膘情好的时候,卖个价钱稍微高一点,再过了一些时间膘情不好,连肉价也卖不上去。”

   从去年开始,马生文已经第5次卖牛了,现在家里的奶牛已经由原来的20几头,减少到了10多头。

   马生文:“现在没有办法,养牛赔的不行,赔钱了,养的多赔的多。”

   收牛人:“收大牛,小公牛。”

   在张堡村,村民们告诉记者,收牛车天天都在村子里转悠。在一辆车的后面,记者看到,几只小牛犊,被捆住四肢,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村民:“刚下的小牛犊,就是刚刚生下的小牛,就卖了。”

   记者:“买了以后你怎么处理呢?准备要杀了吧?”

   收牛人:“恩。”

   据收牛人介绍,以前因为公牛犊和母牛犊的价格相差十几倍,自己收到的全都是公牛犊,从没有收到母牛犊。

   收牛人:“(现在)母的也当公的卖,只要不产奶了,母的也当公的卖了。”

   记者:“母的(现在)多少钱?”

   收牛人:“让我们买母的和公的价格是一样的。”

   记者:“以前母的卖多少钱?”

   收牛人:“以前母的卖5千来块钱。”

   记者:“现在呢?”

   收牛人:“也就300来块钱。”

   村里散养的奶牛户,因为熬不住把牛给卖了,那么规模大一些的奶牛场的情况又如何呢?在村里一个占地有20多亩的奶牛场里记者看到,现在有一半的场地,只能看到一些竖起的栅栏,空荡荡的养牛场上,除了晾晒的一堆玉米以外,早已看不见奶牛的踪影。

   奶牛场主人 郭继甫:“赔的实在是没有办法,撑不住了,卖掉了。”

   记者:“卖了多少头牛?”

   郭继甫:“卖了16头。”

   奶牛场原有的32头奶牛,现在已经卖了一半。奶牛场的主人郭继甫告诉记者,为了发展奶牛生产,2003年全家人倾其所有,把牛场从原来的村子里搬到了乡里免费提供土地的奶牛育园小区,为此家里还拉上了饥荒。

   郭继甫:“向亲戚朋友借来的,借了30多万。”

   30多万,对于处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朔州地区农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郭继甫夫妇的心里,自然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郭继甫:“按原计划,奶价要不掉呀,按原来的价格,就是30多万也不成问题,就是有3年时间就还上去了。一年你就要挣到10万基本是差不多,也许比10万还要高,也能达到11到12万。”

   然而让郭继甫夫妇没有想到的是,从2005年起,由于饲料不断的上涨,养牛的成本不断增加,玉米从原来的0.4元涨到了0.7元以上,而卖出的奶价则有原来的每斤1.05元下降到了现在的0.85元。

   郭继甫:“亲戚朋友30多万,也没有还上去。”

   不但家里的饥荒没有还上,而且由于饲料不断涨价,整个牛场的生计也成了问题,因此郭继甫夫妇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全家人是一筹莫展。

   郭继甫:“现在的心情是愁得一点办法也没有。”

   无奈之下,夫妻俩从家里搬到了养牛场进行居住,以4万6千元的价格,卖掉了村里的自家住房,以解牛场的燃眉之急。

   郭继甫:“这牛养的维持不了,买饲料,买玉米。”

   虽然卖了家里的房子,但他们的奶牛场,仍然难以维持。

   郭继甫:“再下面啥也没有了。”

   房子卖了,该想的办法也都想到了, 眼下,为了生计,郭继甫夫妇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卖牛。

   郭继甫:“孩子念书也要钱,没钱就得卖牛,亲戚朋友有的催得厉害的,没办法就卖牛,一没钱就卖牛,一没钱就卖牛。”

   [1] [2] [下一页]

  

  

  

饲料涨价牛奶跌价养牛户陷入困境

   养牛的农户当肉牛卖给牛贩子的奶牛被装上了车

  

饲料涨价牛奶跌价养牛户陷入困境

   山阴县后所乡前张堡村奶牛场主人郭继甫,由于无力维持,卖掉了半数的奶牛

  

饲料涨价牛奶跌价养牛户陷入困境

   山阴县后所乡前张堡村奶牛场主人郭继甫,由于无力维持,卖掉了半数的奶牛

   饲料涨价牛奶跌价,养牛户有本难念经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饲料价格飞涨,牛奶价格却一跌再跌。前张堡村的奶农实在养不起那么多奶牛,只能靠卖一半,养一半的办法苦苦支撑,原本一万多元的奶牛被当作几千元的肉牛甩卖。现在,养牛成了前张堡村的一件伤心事,只要一提起来,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前张堡村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她大儿子也是一个奶牛养殖户。

   老人:“就在这养的。”

   记者:“养了多少头牛?”

   老人:“养了10几个牛。”

   因为现在养奶牛亏本,儿子实在撑不下去了,今年3月卖掉了所有的奶牛,一家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老人:“养不起牛了,孩子念书都养不了,就走了。”

   在空荡荡的房子看着儿子家里4口人的照片,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前张堡村,还在饲养奶牛的养殖户,目前也是举步维艰。村民赵成兵,原有奶牛30多头,现在卖得只剩下21头,但在他给牛喂饲料的时候,记者发现他只准备了6份。

   山西朔州前张堡村村民 赵成兵:“就给产奶牛喂点料,那些牛就不喂料,就给它喂点草。”

   记者注意到,在给产奶的奶牛准备的6份饲料中,赵成兵给的份量也不是很足。

   赵成兵:“(以前这个料)应该是到这,可是你不喂这点,一点奶也没了。”

   在赵成兵家里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两只骨瘦如柴,十分虚弱的小牛犊。

   赵成兵:“只让它死不了,活着就行了。”

   由于母牛犊的价格由原来的5000元的价格下降到现在的400元左右,牛犊在市场上卖不了多少钱,赵成兵只能自己养了。而现在饲养牛犊的热情,赵成兵也不如从前了。

   赵成兵:“(以前是养得)圆圆的胖胖的”

   再加上饲料的涨价,现在给牛犊喂的饲料也有所减少。

   赵成兵:“(每天)最少应该喂9斤奶,甚至是10斤到12斤。”

   记者:“现在你喂了多少?”

   赵成兵:“喂7斤奶。”

   记者在现场抓发现一个有趣的画面 ,与两只瘦骨嶙峋的牛犊在一起的是一头被饲养得又圆又胖的小猪崽,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成兵:“这个猪我拼命地喂它,我能得了利,牛,我越喂我越赔。”

   养奶牛曾经是奶农致富的希望,可现在反倒还不如养猪。山阴县畜牧局算过一笔帐,平均每头奶牛一年产奶10600斤,按照每斤收购价0.85元计算,奶农卖掉9000斤牛奶,才够付饲草成本,而剩下的1600斤牛奶,还要负担奶牛疾病防治、雇工工钱等开销,到头来养牛户只能赔钱。采访中,一些养牛户把矛头指向了奶站,他们奇怪奶站为什么一直按每斤0.85元的政府最低保护价收购?难道奶站就不能提提价吗?

   在后所乡,每到下午的时候,养牛户都要赶着自家的奶牛到奶站挤奶,挤下的奶由各村的奶站作为原料奶进行收购,统一卖到各家乳品加工。由于现在养牛户减少了精饲料的数量,牛奶的质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奶站负责人:“(奶中含的)脂肪过去是3.6几,现在成了3.12 —3.13,蛋白质过去是3.10,现在成了2.8、 2.9。”

   奶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养牛户不愿多喂,另一方面乳品加工企业收购的价格也偏低,许多奶站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奶站负责人:“我们是有苦说不出,你说是让农民喂,农民舍不得喂,你价格给不上去

   我咋能多喂了。乳品企业说你质量不合格,我就按照不合格的价格收,你(奶站)想交就交不交就拉走。”

   据了解,朔州市共有奶站400多个,而目前在经营上,也都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奶站的负责人曾算过一笔帐。

   奶站负责人:“每市斤(奶)八角五分,我们去厂里卖好了九角六分钱,一市斤我们的(差价)等于是一角一分五,去除人工费、燃煤费、电费、燃油费,除去以后没几个钱了。”

   山西朔州乳品产业链陷入怪圈

   朔州全市的奶牛存栏数达到15万头,占山西省的一半以上,现在被当作肉牛宰杀的奶牛已经超过1万头。记者报道中发现了当地奶牛养殖业陷入了一个怪圈:饲料价格上涨,奶农的牛养不好,牛奶质量下降,加工企业的收购价越来越低,到头来奶农收入下降,就更不可能买到足够的饲料喂牛。在怪圈中,奶农、奶站都陷入了困境,那乳品加工企业又怎么样呢?

   卫占成曾经是朔州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现为市奶业协会理事长,他给记者说了一句顺口溜。

   朔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 卫占成:“料价降不了,奶价涨不了,政府保不了,奶农受不了。”

   卫占成告诉记者,目前朔州有伊力、蒙牛、古城等大型乳品企业,在此建厂收购原料奶。为了协调牛奶的收购价格,在他的努力下,又一次召开了全市乳品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但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当会议进行到一半时,他向记者提出了停止拍摄的要求。

   卫占成:“我是想叫他提一分算一分,他是在那讨价还价,这个很难衡量,那个标准很难制定,最后我们也没定下来,定了一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话你们在的话就很不好弄。”

   虽然商定一个月以内解决奶价问题,但到时候收购的价格能不能提高,卫占成心里也没有底。

   卫占成:“现在大市场在朔州这个局部左右不了(价格),就是朔州几家企业也左右不了(价格)。”

   在奶农不断亏损的情况,乳品企业到底有没有提高收购奶价的可能呢?记者在朔州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各家乳品厂出售的产品的包装盒上都贴上了赠送的字样。

   超市负责人:“竞争从去年开始,竞争比以往要强烈一点。”

   超市中,一家企业买一箱牛奶,赠送3袋,并且还能兑奖,另外一边的企业就针锋相对,买一箱赠送4袋。

   超市负责人:“以前一般就是(赠送)两袋三袋,现在就是(赠送)三袋四袋。”

   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乳制品的价格不但没有变过,而且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必将导致奶制品销售价格的下降。

   超市负责人:“厂家赠得越多等于是变相降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为市场的竞争以及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等原因,现在乳制品企业利润也在不断的减少。

   山西朔州市某乳品企业负责人 温日厚:“国产奶制品高度的同质化就那么个东西,两三年来打这个价格战,非常可怕。”

   因为企业的价格战,加上产品利润的不断压缩,温日厚认为,短期内企业很难提高原料奶收购价格。

   温日厚:“如果市场没有转机的话,这个提价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根本没有。”

   看来奶制品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边是奶牛养殖户被飞涨的饲料价格压得喘不过气,急需乳品加工厂家提高牛奶收购价,但另一边,加工厂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不得不连连杀价,拼命压低成本。本来,奶农、奶站、加工企业都应该从乳品产业链上受益,可现在为什么全都越过越艰难呢?

   据了解,2002年,国内一些规模大的企业纷纷进入朔州,进行建厂,为了抢占奶源,许多厂家不断提高牛奶的收购价格,最高时,每斤牛奶的价格上涨到了1.05元。

   奶牛场主人 郭继甫:“(当时)下一头小母牛也就是五六千块钱,大牛卖一头就是一万八到两万块钱.”

   如此高的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当地农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使整个朔州奶牛的存栏量由2002年的6万头,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底的15万头,增长了两倍多。

   朔州市畜牧局 局长赵养力:“我感觉(牛奶)有些过剩。”

   除了奶源过剩,造成奶价过低以外,记者在朔州的养牛村还看到,许多奶牛只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就地喂养,卫生条件、饲养条件都极其简陋。这一因素也是造成牛奶价格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朔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 卫占成:“我们的散养户科技水平低,有传统的养殖业向现在奶业过渡,那不是贴个标签就过渡了。”

   在朔州市畜牧局,赵养力告诉记者,现在除了要进行规模化,科学化养牛,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控制总量,建立企业与养牛户利益与市场风险共享的机制以外,政府部门还应该指定适当的保护价格。

   朔州市畜牧局 局长赵养力:“随着饲料的涨价,饲料涨了多少价,奶就应该涨多少价,如果乳品企业不出这个钱,政府也应该考虑这个钱。”

   半小时观察:不要所有问题都由农民扛

   前些年,有广西的农民砍荔枝树、陕西的农民砍苹果树,现在又轮到山西的农民杀奶牛了。同样的悲剧在不同时间,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一再上演,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市场规律的作用。但仔细想想,又不能全怪市场在惹祸。

   我国奶业在过去的十年,取得了超常规高速发展,乳品消费量年均增长14.6%,10年内翻了10倍以上。然而,有许多矛盾与问题被疏忽、掩盖和积累起来,一窝蜂大办奶业,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盲目扩充,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抢奶源、抢市场。所有这些缺陷,在市场高速成长的时候很容易被掩盖,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马上显现出来。而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企业,这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向下转嫁危机,最后逼的奶农不得不卖掉养家糊口的奶牛。

   实际上,农业、畜牧业现在不少都采用这种“农户+公司”的模式,虽然他们之间两厢情愿,但大多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缺乏相应机制让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关系松散的产业链,既不可能保障奶农的利益,也不可能保证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反而还会加大经营的风险。看来,只有把农户和公司真正变成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农业产业化才能找到一条更可靠的出路。

   主编:马洪涛

   记者:胡长春

   摄像:李慧

   文稿编辑:刘莹(实习)

   [上一页]

   [1] [2]

  

  


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