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垄断行业高薪的合理与不合理

www.zjol.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8:47: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国外,也存在一些行业收入过高的现象,例如,美国的会计、律师、医生、软件等行业。相比之下,国内的高收入行业,包括石油、电力、煤炭、烟草等,相当一部分都受益于政策性垄断

   垄断行业是指那些依靠国家特殊政策或专有技术垄断整个行业生产与经营的行业,如石油、烟草、电信、电力行业等。

   政府的各项统计数据也在不断印证这种说法。2006年7月11日,由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一份统计年报显示,石油石化、通信、煤炭、交通运输、电力等12家企业员工工资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电力、电信、金融、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北京市地税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2007年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共有25.5万人完成了自行纳税申报,这些人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

   高收入的合理性

   应该说,垄断行业高收入有一定合理的成分。第一,垄断带来的“天然”利润。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企业只要处于垄断地位,都不可避免会享有一定的垄断利润。像烟草、电力、石油等行业的企业,其提供的产品是其他行业的企业无法提供的,市场空间很大,而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很少,这种垄断的客观现实本身不可避免地会给垄断行业的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

   第二,垄断行业的劳动付出。我国的垄断性行业通常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垄断行业中企业通常承担着关系到经济命脉甚至影响到国家安全的重大责任。为保证责任的落实,这些企业经常需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恶劣的工作环境,需要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应对各种情形的危急情形。为保证员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落实各项责任,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和危急情形,需要支付给员工更高的薪酬,以作为对其工作责任、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条件的有力补偿。

   第三,垄断行业人才的吸纳。较高的薪酬有助于为行业吸纳和保留核心人才,提高企业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的高速发展。

   政策性垄断形成的原因

   在国外,也存在一些行业收入过高的现象,例如,美国的会计、律师、医生、软件等行业,但是这些行业本身就是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相比之下,国内的高收入行业,包括石油、电力、煤炭、烟草等,相当一部分都受益于政策性垄断,这些高收入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造成这些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

   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是政府运用各种行政手段构筑进入壁垒,维护本系统、本行业、本地区企业的垄断地位,甚至制定某些法规将其合法化。行政性垄断的产生源自政府出于公共利益考虑的制度安排,我国的垄断行业如电力、石油、交通运输等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它们的生产经营受国家政策保护,享有国家赋予的不同的垄断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自主权的扩大和行业利益的强化,某些垄断行业在经济发展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凭借其垄断地位,大幅涨价,恣意收费,攫取高额利润。更为严重的是,在经营成本降低或正常时,这些垄断行业鸦雀无声,而一旦经营成本稍有提升,或者经营不善出现亏损现象,他们马上凭借垄断地位,强硬的把成本转嫁到公众身上,从而维护自己的高工资、高福利。

   管理缺陷和分配秩序混乱。在国家对垄断行业工资分配管理办法中,没有根据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特点进行区别对待,在经济效益中没有剔除垄断性收益和政府优惠政策带来的收益部分,使大量本应归中央或地方政府所得的收益留在了垄断行业内部。以石油行业为例,我国的石油公司无偿获得了石油的开采权,使本来应当属于全民的资源收益变成了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本来应当属于全民或政府的投资收益,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垄断企业就不再向政府上缴利润,这些利润基本留在企业内而成为其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在国家对社会财富的积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国有垄断企业不可避免地会给员工发放各种各样的补助、奖金,从而带来国有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过高的现象。

   行业内部的分配机制。在口诛笔伐垄断行业的“高工资”时,不能忽视垄断行业内的分配不公。前面提到过广东电力系统抄表工年薪15万元的例子,但是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数百万之多,并不是人人都拿15万元的年薪,相反,还有几十万的基层农电工,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尽力维护着农村电力设施的运转。马班邮路邮递员、央视2005年度感动人物获得者王顺友,作为垄断行业的从业者,他的月收入只有几百元。在垄断行业内部,有一部分人利用权位、职务、地区等区别,转移内部利润,使自己成为“先富一族”,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与其贡献和价值的严重背离,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才是引起公众不满的主要原因。垄断行业内部缺乏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机制,带来了垄断行业内部分配的不公平性,从而导致了大量高收入群体的出现。

   高收入的负面影响

   垄断行业高收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很多负面影响。首先,垄断行业企业由于行政垄断的限制很难进入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其运作模式被完全扭曲了,资源配置效率非常低下,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次,由于垄断行业企业凭借国家赋予的特权无偿占有了国家的资源,并把因此而获得的利润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并且当整个行业出现亏损局面时,他们的工资依然在上涨,这种现象必然引起社会的失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有可能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最后,因为诱人的高收入,大量的人才不顾自身的优势都挤进垄断行业,这一方面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全社会的行业歧视,使原本相对落后的农林牧渔业更加丧失人力资本。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工资已经扭曲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垄断行业改革的方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保证垄断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垄断行业薪酬过高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的交待。(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系主任、教授)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