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对外发布《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作为国务院振兴东北战略的指导者和组织实施部门,这是该机构首次就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发表综合性评价。
报告指出, “东北三省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仍呈下降趋势。”
始于三年前的旨在拯救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正在进入一个阶段性总结,进而改善、调整的新阶段。
成绩单问题单
这份评估报告认为,2004年至2006年,是东北三省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2004年、2005年、2006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51、1.71和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12.0%和13.5%,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此外,东北三省投资持续高速增长、金融环境有所改善、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但报告随即提出, “东北三省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仍呈下降趋势。”2003年至2006年的四年间,东北三省GDP总量占全国当年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6%、9.3%、8.7%和8.6%;三省经济总量与广东相比,四个年份分别相当于广东省的80.3%、77.1%、76.6%和58.3%,差距持续拉大。
与此同时,东北发展仍存在结构调整、国企改革、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就业民生和社会保障压力等诸多风险因素。
这份权威报告最后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任重道远。
振兴战略如何评估
“振兴战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复苏无疑起了作用。但东北经济增长首先要考虑到的,是重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的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有高达8581亿元的银行资金从东北调出。
“显然,靠现有金融机构的支持,靠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这种具有政府背景的融资模式,都不能支撑东北下一阶段的发展。”刘庶明认为,东北振兴需要金融体制的不断创新,比如可以尝试资产再抵押融资、引进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参股当地银行等。
而解决这一切矛盾的焦点,再次指向东北三省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2004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指出“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现在看来,我们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王广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