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胡锦涛在G8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讲话

www.zjol.com.cn  2007年06月08日 19:07: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尊敬的默克尔总理,

   各位同事:

   很高兴来到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海利根达姆,同各位同事就重大全球性问题交换意见。首先,我谨对默克尔总理和德国政府为会议作出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既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上升,给各国制定国内政策、开展国际合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加强协调配合,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使世界经济增长惠及各国人民。为此,我愿就加强国际发展领域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共同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均衡稳定发展。世界经济失衡,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增加了世界经济的风险。国际社会应该共担责任,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削减财政赤字、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等举措,主动促进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有序调整;应该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短期资本活动的监管,维护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稳定;应该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结果,达成发展回合的目标。

   第二,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应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增强紧迫感,抓紧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缩小南北差距,尤其是满足非洲发展的特殊需要。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努力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应该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开放市场、转让技术。

   第三,统筹兼顾,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国际社会应该落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等达成的共识,推动绿色增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四,民主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和矛盾。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着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国际经济体系改革应该充分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总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利益交织,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选择。

   各位同事!

   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满足人民合理需求的同时,防止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环境,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关系到我们的共同未来。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只有各方在促进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国际社会在推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应对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增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

   我们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既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上的差异,又是未来国际合作得以维系并取得进展的基础。

   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该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不久前,欧盟决定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同时希望其他发达国家也能作出类似承诺。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将有所增长,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帮助更多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

   要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社会应该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精神,树立新的利益观和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务实合作。要加强研发和推广高效利用化石燃料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并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这些技术。要超越短视、狭隘的商业利益,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京都议定书》确定的清洁发展机制可以帮助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完成减排义务,也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双赢的选择,应该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议请我们的有关官员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势头。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达到2000美元,有2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和2200多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还有8000多万残疾人,每年城市需要就业人口有2400万。中国还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投资消费不协调等问题。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产生了较大节能效益。1991年至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年均10.2%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期,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

   (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从1990年的76.2%降至2005年的69.1%。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8亿吨。

   (三)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保护。初步估算,1980年至2005年,中国植树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约30.6亿吨,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16.2亿吨,减少毁林排放二氧化碳4.3亿吨。

   (四)实行计划生育,减缓人口增长。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累计少生3亿多人,按世界人均排放水平计算,每年少排二氧化碳12亿吨。

   (五)加强法制建设,开展全民教育。中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完善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和能力建设,加大气候变化教育和宣传力度。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制定和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标要求。我们正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实现这些目标。不久前,中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致力于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将继续向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各位同事!

   中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谢谢各位。

   相关专题:胡锦涛出席G8+5会议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