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日军侵华时期发行的军事地图近日在南京民间抗日史料馆展出。专家表示,它们是日本处心积虑侵略中国的铁证。
据了解,这3张军事地图分别是《支那事变经过要图》《支那事变第一年战斗经过图》和《支那事变二周年纪念兴亚现势图》,它们都是南京民间抗日史料馆馆长吴先斌从国内一个收藏家手中购得的。
《支那事变经过要图》是“昭和十三年(1938年)1月朝日新闻社发行”的。图上中国大陆的版图中,有太阳旗标记处为“皇军占领地”,有炸弹标记处为“我(日)军轰炸地点”。从标记来看,1937年12月12日日军已经占领南京浦口。
另一张地图《支那事变第一年战斗经过图》发行时间稍晚,是“昭和十三年(1938年)6月下旬内阁印刷局印刷发行”的。当时,日本已侵占了东北以及华北、华东的大部分地方,在地图上,这些侵占地都标明了“我(日)军占据地域”。
与前两张地图相比而言,《支那事变二周年纪念兴亚现势图》绘制得更详实。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翻看频繁,这张地图上有明显的一道道折痕,表面还有几处脱色和损毁。这张“昭和十四年(1939年)6月28日内阁印刷局印刷发行”的地图,名称中的“兴亚”二字,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占领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
此外,这张地图对国民党十大战区范围、司令长官姓名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地图上还密密麻麻地标注出各地的矿产资源和特产。金、铁、锡、铅、石油、云母等多种矿产被详细标注出来,其产地、范围等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字符一一作了注解。例如,江苏地区盛产米、棉、生丝、豆、小麦等。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称,这几张军事地图直观地反映了日军侵华的进程,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尤其是地图上标明的各地矿产资源,使得日军侵占中国、掠夺中国资源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并为日本当年吞并中国的野心提供了重要力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