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争论不断继续前行
“中国模式”虽然在印度有点水土不服,但依然是印度的重要参考坐标系
2000年,印度时任工商部长马朗宣布,将按照“中国模式”建立经济特区。此后,深圳、珠海等中国经济特区,便成为印度官员的“朝圣地”。
2006年,印度通过《经济特区法》。在印度人眼里,中国的经济特区更成了“一个大放光芒的楷模”。
然而,尽管印度兴建的经济特区在数量上数倍于中国,但印度政府却并未从中尝到预期的“甜头”。更为严重的是,经济特区数量上的急剧膨胀,导致国民的大规模抵抗,不少地方因征收土地而频发流血事件。
“这又是怎么了?”印度人开始反思,“中国模式”的经济特区,为何不能在印度根深叶茂呢?
一个印度商人的两种境遇
不久前,印度裔世界钢铁大亨米塔尔向印度一家商业媒体讲述了他在中国和印度不同的经商经历。他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米塔尔说:“在印度开办工厂太难了!我不仅需要与政府谈判,还要与拥有土地使用权的部落民交涉,这一谈至少需要两三年。而在中国,情况会截然不同,当我问起‘土地在哪里?’中国政府官员会告诉我,90天内一切都会打理好。”
米塔尔的不同遭遇,恰恰解释了目前印度为何在建设经济特区上步履蹒跚,也恰恰说明了在征用土地建设经济特区问题上,“中国模式”为何并不适于印度。
印度一家著名软件技术企业的经理莫汉·达斯说,“我们现在建立的经济特区似乎都是着眼于今天,不仅规模小,而且比较短视,如果这样下去,我担心印度根本就不能像中国那样从经济特区的发展中受益。”
寻找经济特区的“印度答案”
多年来,印度人一直在对比中印经济特区的差异,以期寻找经济特区发展的“印度答案”。印度一家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做了如下比较:
中国只有不到十个个经济特区,而印度目前已经批准和正在申请的经济特区却名目繁多,超过200个;中国经济特区规模巨大,例如深圳特区的占地面积达32000英亩,而印度的特区与中国的工业园区差不多,面积大都小于100英亩;中国的经济特区大都位于东南沿海,而印度200多个经济特区却遍布全印度;中国的经济特区由政府主导,印度的经济特区几乎都由私人部门来开发……
“中国模式”依然是重要参照系
目前,印度经济特区的发展正处于十分微妙的状态。
其实,从马朗宣布按“中国模式”设立经济特区的那刻起,印度媒体及专家就曾发出声音:不要对经济特区有过高预期。
有声音批评称,马朗的方案没有考虑到中印现实的基本差异,试图模仿“中国模式”不可取。“中国经济特区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的做法却是忽左忽右,使人对它的动机产生怀疑;中国的经济特区要么靠近港口,要么靠近工业重镇,但印度的经济特区却是遍地开花。”
不过,争论归争论。此间专家认为,尽管经济特区在印度已成了“烫手的洋山芋”,但“中国模式”依然是印度的重要参考坐标系。经济特区依然肩负着印度经济腾飞的雄心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