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专题文章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家在香港

www.zjol.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0:42:3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政局的兜转、经济的涨落、社会的变迁,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最终都要由人来具化,来感受,来承担。香港百姓,作为时代变迁的见证人和经历者,他们对这十年的感受,足可令执政者清醒,后来人镜鉴,亦折射出港人对未来的发展信念。

  家在香港   主题:香港白领与楼市风云

  讲述者: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关小姐,年龄30左右,从事房地产工作十年。

  背景:香港楼市十年来受金融风暴、SARS等影响几度出现狂跌,经过特区政府的努力和中央的帮助,香港最终渡过难关,楼市恢复反弹。

  回归前,我是一名财经记者,负责地产和电信产业的报道。回归后,我跳槽到一家较大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做地产做公关,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换过工作。

  在金融风暴来临之前,香港楼市一度“繁花似锦”,房地产市场成为资金的吸水池,港商在本地和外地赚取的大量利润、香港市民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和银行贷款、大量外资,都投入到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地产价格狂升不已。

  那时的市况实在太好了,地产代理公司的收入也非常好,总是有花红,加薪也很容易。几乎每天都有同事请吃饭。

  当时,香港炒楼盛行,一套房子可能转手七、八次,叫“摸货”。当时买房要在14天之内付楼价的10%,叫“大定金”。“摸货”的人在14天之内就把房子转手,而当时这一转手房价就能升10%左右。炒楼的人各行各业都有,有的人甚至去借钱炒房。

  周围的同事朋友都买楼,我自己也在新界买了一套400多平方尺的房子,不过不是“摸货”炒楼,而是为了投资。当时以每个月7000多港元的价格把房子租了出去。

  哪里知道金融风暴会来得如此凶猛,一时间香港楼市价格从高空跌落,又快又急,许多人顿时变成了负资产。由于楼市暴跌,我出租房子的租金也跌到6000多一个月。

  据专家计算,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底的5年中,香港房地产和股市总市值共损失约8万亿港元,比同期香港生产创造的本地生产总值还要多,也超过1997年前7年因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上升而增加的财富总量。

  就是在香港楼价已经开始下跌时,还有不少人认为只是小幅调整,谁知它一直跌到1999年才出现“小阳春”;之后2000年,科网股热潮极速爆破,加上2003年SARS爆发,将楼市推至谷底。

  当时,香港的各售楼处门可罗雀。从1997年到1999年,楼价普遍跌了30%,有的甚至跌了40%~50%。到2000年时,许多人最终选择“壮士断臂”,赔本把房子卖了,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应该说,香港楼市终于出现反弹,同中央和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密不可分。中央推出了一连串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开放“自由行”(内地称“个人游”)、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香港银行可进行个人人民币业务等,使香港经济逐步好转,楼市终见起色。

  2004年,我又在九龙买了一套房子,不过这次不是投资,而是自己住。

  香港回归已经10年,我在现在的房产中介公司也工作了10年。尽管这些年来香港地产界经历了几多风雨,但最终柳暗花明,我也渡过了工作最艰难的时期,现在我还成为公司的董事。

  至于是否会利用业务之便,再去投资地产,我目前还没想过。现在,我要有余钱,会去买基金,买股票。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迅速,总要抓住时机借借东风吧。

  主题:上海人在香港

  讲述者:赵丽,年龄57岁,生于香港,长于上海,中年为女儿前途移民香港,从保姆做到会计。

  背景:1983年,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每天来香港定居人数不得超过75名,并需经内地公安部门批准。为照顾香港人的内地子女尽快来港,从1995年开始,每天来港定居人数由75名提高到150名。

  1991年我41岁。在移民香港前,我是上海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人事科科长。之所以作为新移民只身从上海来到香港,为的是女儿的前途。

  今年,女儿在香港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我的想法却很坚决——等退休了,还是想回上海去。

  记得刚来香港时,我举目无亲,只能从底层的工作做起。我先找了一份家庭保姆的工作,这样就不用着急去租房子了。等到对这个城市稍稍了解之后,我就觉得应该走出去,更多地了解、融入这个社会,于是辞去了保姆工作。

  之后,我在“大家乐”快餐厅找了份洗碗的工作,月薪是4000多港元。但我只工作了15天就跳槽到另一家餐厅去了——那时内地来香港的移民还不多,只要不挑工种不怕苦,工作还是很好找的。我记得我经常十二、三天就换个工作,每次给家人写信,就是告诉他们我又有新工作了。

  我性格比较好强,尽管白天工作辛苦,但还是利用晚间修读电脑课程,并参加了由特区政府劳工处举办的第一期电脑打字培训。1994年,我被一家台湾公司聘为会计,算是从蓝领成为了白领。1997年香港回归后不久,我又跳进一家中资企业做会计,一直到现在。

  回归前,最难过的就是精神压力比较大。到这里以后,别人一听讲话就知道我是新移民。去逛街,售货员都用一种歧视的眼光看自己。去银行办事,所有的单据都要用英文填写。后来虽然到了写字楼工作,可工资比同样级别的本地人低不少。

  我那时常和同乡开玩笑说,以前上山下乡是“土插队”,现在是“洋插队”。可“洋插队”的滋味不好受。“土插队”虽然生活条件有限,但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洋插队”虽然工资高,可心情压抑。

  但香港回归后,一切都变了,我的心情也好多了。虽然谈不上“扬眉吐气”,但上街不会再遭人白眼了。以前讲普通话别人都听不懂,现在却时常有人夸赞说“你的普通话讲得真好”。现在去银行,可以自己选择填写中文还是英文单据。

  我的感受是,一国两制,首先还是“一国”,祖国强大了,在香港的内地移民都感同身受。(资料显示,自1997年香港回归后,50多万内地人到香港定居。目前香港人口已增至近700万)

  不过,这10年来内地的发展也的确非常快,上海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回上海探亲,总是大包小包的,什么都买。现在回去,反而好像自己是“乡下人”。现在什么都不带了,就是请家人朋友在外面吃顿饭,大家热闹热闹。因为内地什么都有。

  女儿是我来香港的直接动力,也是我一直坚持留在香港的最大理由。现在,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任中医师,我先生也提前办了退休,从上海来港与我们团聚。但我,虽然早已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却总想着,等到退休了,就回上海去。

  我是在香港出生的,现在又在香港待了这么多年,可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上海人,回到上海感觉更亲切些。亲朋好友都在上海,上海的消费也比香港低很多。在香港,很多消费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是望而却步,譬如买房、加入会所;可回到上海就不会有这种感觉。退休后,我和先生打算回上海买套房子,安享晚年。

  主题:“我是一个拿着英国护照的香港人”

  讲述者:彼得莫斯,英国人,72岁,至今人生中有42年在香港度过。曾任港英当局新闻处处长,现任某电影公司编剧工作的负责人。

  背景:回归前后,一些香港本地人和居港外国人选择了离开,当时没有人想到,自己正在远离一个充满机会的环境。后来有些人直言“这是个灾难性的选择”。于是,“回流潮”出现了。

  我是一个拿着英国护照的香港人,我更愿意将自己彻彻底底视为一名“香港人”。

  如今,我住在离岛马湾上一座三层小楼里。尽管我是当地唯一的“鬼佬”,但我正享受着一个“香港人”的幸福生活。

  不过,也有脸红的时刻:1995年的时候,由于担心找不到营生,我曾和那些选择移民的香港人一样离开了这座城市。

  让我觉得庆幸的是,在朋友的资助下,我在世纪之交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上我唯一希望生活的城市,而且我发现,它居然还愿意给我一方立足之地。

  2003年非典疫情袭港时,我和大多数本地人一起,每天带着口罩上班。在那段不平常的日子里,香港人的勇敢和淡定再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问我这座城市为何能焕发出如此勃勃生机?我认为,这得益于香港人“内在的力量”——拥有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巨大意志。

  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以香港为总部的国泰航空公司举办了一场“100个理由同心爱香港”的比赛。我被邀请担任评委,评选人们提交的热爱香港的理由。对于我这样一个在香港生活40年并且乐不思蜀的“老外”来说,香港最有魅力的地方是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香港可以为任何人提供任何机会,她如此包容、自由而真诚,这得益于这里的人们那种慷慨而宽容的天性。

  在过去15年中,我基本上以笔为生。在记录过程中,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以一个香港人的口吻去叙述、回忆和展望。在去年出版的《香港不是巴比伦》中,我在最后一段中这样写道:“我们(香港)可能从来都没有成为过巴比伦,尽管我们的辉煌足够与之相媲美。事实上,我们比它更美好,而且这种美好是如此真实存在,触摸得到,更经得起考验。”

  回归10年来,我亲身见证了香港向前发展,那些曾经抱有偏见的预言无一成真。我相信香港未来还将更加美好,我会以极大的兴致和信心继续守望它未来的发展。

  在这10年中,我也拥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所收获的崭新的见识比1997年前还要多。如果有一天能够将这些回忆再次集结成册,我希望给新书冠以这样一个标题——《留下并热爱着》。

  主题:香港也是我的家

  讲述者:印度移民婕希,女,年龄30左右,来港原为投奔家人,后在港成家。广东话比来自内地的记者要流利得多。

  背景:在香港的外来人口中,有不少来自南亚和东南亚,他们在香港从事家政服务和保安等行业。

  这身黑色的印度“纱丽”是为接受你的采访才穿的,对于我们印度人来说,这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示。

  我的广东话很好吗?哈哈,刚来香港时,我连英文也只是会讲一点,广东话纯粹一窍不通。

  我是十多年前17岁的时候来香港投奔姐姐的。当时的工作不算难找,难的是要会说英语和广东话,否则寸步难行。我在一个港式茶餐厅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餐厅老板人很好,英文也好,闲余时间就用英文教我广东话。那段时间,我的广东话进步特别快。

  香港回归中国前,我的心里有一些担心害怕,可说不清楚怕什么。现在回想,也许是对回归后的香港和自己的前景觉得有些不确定。但回归后一段时间,不知不觉,我心中的那份担心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新的香港的适应和习惯。

  这几年来,我换了几份工作,现在是在一家小型茶餐厅做兼职。我的丈夫后来也来到香港,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家务和教育孩子。

  说到对香港生活的感受,我觉得最值得赞美的是治安和交通。香港的交通真是很方便,即使很晚下班也有车回去。治安又好,深夜乘车或走路也不担心害怕。

  我的表妹是出生在香港的,是香港永久居民。她今年初去了英国,希望能在那里有好的发展机会。但现在,表妹经常打电话说想回来,因为在英国觉得极不适应,下班晚时,街上人很少,自己又没有买车,回家很不方便,还担心安全问题。

  另外,现在香港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有时间,我都想去学习普通话,这样就可以自由地去中国内地旅游了。我去过深圳几次,有时是带印度来的朋友去游玩,有时是去购物,还有一次是带着侄子去补牙。

  我和丈夫都已经有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3个女儿也先后在香港出生、入学,享受和香港孩子一样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待遇——我已经不想回印度了,在这里什么都习惯了,香港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来源: 《环球》杂志 作者: 侯莉萍 孙浩 编辑: 余伟刚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