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在本周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上撰文指出,有的领导干部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误区,部分官员片面的把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相对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章针对这次讲话分析指出,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地方的个别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尚不到位,甚至有些偏差。为此,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从五个高度正确认识、科学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
文章说,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在解决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解决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三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纠正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片面认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
文章指出,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用科学发展观统一领导干部的认识,就要求领导干部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待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强调本局部的特殊,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
文章说,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硬的、实的、经济的、物质的发展问题,从而忽视了软的、虚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问题。这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实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虚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文章指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掌握政权强力部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控制"枪杆子"的能力;二是发展经济的能力,即做大蛋糕的能力;三是解决好社会公平公正的能力,即分好蛋糕的能力;四是领导意识形态的能力,即掌握"笔杆子"的能力。现在看来,如何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控制力、感染力、号召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有个别地方,领导和群众讲的是两套"语系",领导讲的话群众不爱听或听不懂,群众讲的话领导不爱听或听不懂,对群众的话语权存在领导失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有流于形式的危险。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缺损,远大的理想信念严重缺损。
第四,要从改革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
文章指出,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相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能推进和深化改革。这种把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相对立的观点,还是误解。
文章认为,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和偏颇,譬如受议论较多的卫生、教育、文化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恰恰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不按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而造成的。当前在改革问题上的某些迟疑、争论、观望和停滞,正是在改革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致。
第五,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
文章指出,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应急的措施,是解决眼前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权宜之计。这同样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更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不搞短期效应,不搞短期化行为,不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仅讲眼前,更要讲长远,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长远性的、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加以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