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周济:十六大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7-10-16 15:31: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两次作出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求我们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我们通过组织落实职业教育"四大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使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千家万户,为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作出了贡献。

  第一,紧紧围绕"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组织实施了"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采取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和个人自学提高相结合等办法,我们先后组织了1000多所职业院校和2000多个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覆盖学生和学员超过300多万人,大力加强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以及建筑、煤炭和物流等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带动和推进了整个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紧紧围绕"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广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进一步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我们大力推广"一网两工程"的经验,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农村成人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广泛开展了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目前,全国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超过35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超过6000万人次。

  第三,紧紧围绕"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社区居民,我们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全国企业职工年培训规模达到9100万人次;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教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进程中,我们始终着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使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在办学方向上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我们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转变,促进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努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在培养模式上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们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把德育放在首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和择业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学生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了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学分制,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分阶段、分地区完成学业,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三,在办学机制上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我们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大力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充分发挥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重点建设,在每个市地重点建设了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五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整个事业蓬勃发展。2005、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两年每年扩大招生100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将突破800万人,在校生数将达到2100万人左右。这是我国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重大成果,生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趋于合理,实现了大体相当,而且使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大幅度提升,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超过一半以上;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方向成为共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职业特点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充满发展活力。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中,涌现出了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创造了很多新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近三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

  第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3年、2004年,国家先后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了200多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5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2006年,中央财政又继续投入数十亿元,重点支持了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同时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国家将累计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第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已经形成,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目前,从各级党政领导,到教育系统,到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把职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做大做强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

  这些成绩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事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事实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使教育成为真正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战略举措。五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结构,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而且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教育体系中不能只有普通高中和大学这一条"独木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整个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今后,在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既要一半少一些的初中毕业生上高中、上大学;也要有一半多一些的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就业岗位。同时,在上大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也要有一半左右上高等职业院校,还有一半左右上本科院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继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努力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四、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直接推动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进入到21世纪。

  第一,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新的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这些重大改革,为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第三,高等教育聚集了数量巨大的优良教育资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级政府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土地置换、提供低价土地或建设大学校区等政策举措,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解放思想、坚持改革、乘势而上,采取筹资、融资等举措,克服了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2002年至2006年,学校占地面积从112万亩增加到212万亩;教学用房从1.2亿平方米增加到2.7亿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617亿元增加到1424亿元,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第一,切实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实现了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招生计划安排上,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在学科专业布局上,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紧缺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农、林、地、矿、油、交通等类学校和学科给予支持;在区域结构布局上,实行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倾斜政策。近两三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招生540万人,比上年增加35.5万人,增幅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第二、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以评促管,通过广泛开展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严格的教学评估中,强调了教学是学校的日常中心工作,强调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和调整专业结构,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切实加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切实落实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使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些措施,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得到切实加强,毕业生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06年,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中央财政将投入25亿元,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三,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如:广东省与教育部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动员和组织全省企业与国内高校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上海市大力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浙江大学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创新事业之中;河北省引导和鼓励农业院校师生走"太行山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推广农业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等等。

  第四,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继续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集中有限的财力和力量,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已经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事实证明,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增强了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了高校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成功之路。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的。"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8.5%。2006年,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是1998年的6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增大。

  第一,高校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十五"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2004年,高校一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打破我国连续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的局面;2006年,高校又囊括了在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全部3项一等奖,这充分展示了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第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高校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掌握了一批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而且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如方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测系统、中南炭炭飞机刹车片、东软CT、华中数控和"农大108"玉米新品种等等,这些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高技术产业,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一些重要生产领域的空白,而且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组织编写了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多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一批核心教材,与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15期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队伍做出了积极贡献。组织实施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立健全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科研创新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体系。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高校,有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自高校,推动了理论创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世纪之交和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教育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的生机和活力。事实证明,1999年,中央决定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体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决意志,直接推动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的一步。"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仅使成千上万的城乡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为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家庭改变命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而且主动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央提出要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一决策和部署,完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存在着辨证的关系,质量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质量不合格就谈不上数量、效益和结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都迫切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从学生和家长的求学愿望来看,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不仅要上大学,而且要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改变自身的命运。

  总之,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正是有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的成就,才有着力提高质量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始终重视质量建设,高等教育才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必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
  来源: 教育部网站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专家解读中共十七大报告:新词迭出 新意不断
·台报:胡锦涛展现处理两岸问题的自信和主导性
·中华盛世改变世界进程 格局向“东西均衡”转化
·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讨论十七大报告
·体坛生力军议政 23岁谭雪成十七大最年轻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