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新时期的伟大革命
2007-10-17 17:02:0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最近几年,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上学贵、上学难,看病贵、看病难,住房价格上涨过猛等问题,无不有着深刻的体制根源。在加大投入、增加供给的同时,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民生的难题。列席代表、祐康集团总裁戴天荣认为,改善民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打破经营垄断,扩大转移支付,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一切,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密相连。”戴天荣说。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深入改革开放。代表们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从制度上保障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刘奇代表说,从当前看,制约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体制性障碍还较多,要针对这些体制缺陷深化改革,通过体制创新,一方面,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发挥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积极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按照扩大开放和发展、保护自己有机统一的要求,健全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开放中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改革开放进入纵深地带后,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牢牢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往无前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强音。

  王永昌代表说,我们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改革,我们的开放也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拓展。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顺利推进。

  坚持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应当注重社会领域的改革。来自中央金融系统的徐新桥代表认为,市场经济的深化,必然要求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如国企改制加快,导致单位体制的消解;市场交易增加,呼唤社会诚信的建立;经济利益的多元,促使新生社团的涌现。他认为,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只有通过加大投入社会事业,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加紧完善社会管理,加强培育社会力量,加快改进社会政策等努力,才能在改革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让全社会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现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增强对内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地处浙北的湖州市德清县近年来依靠与杭州相邻的优势,开辟了临杭工业带,大力承接来自杭州的工业梯度转移项目,去年吸引的杭资在当地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8%以上。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代表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内”“对外”两个开放是不可分割的。总体上看,我们相对于在外贸与海外交流等方面所取得成果而言,对内开放的力度还要增强。他认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需要更好的对内开放的制度环境;拉动内需,环境保护,需要更多的对内开放的政策举措;甚至奥运会、世博会,其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等要素,也需要在对内开放条件下实现共建共享。

  坚持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的统一。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浦东新区近年来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将行政审批项目从原来的700多个削减到200个。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代表认为,改革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重点是政府。要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在改革和创新行政体制、机制上着力。他认为,公共决策民主化、公共服务职能化、公共治理社会化等,都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来解决。只有坚持体制与机制创新的统一,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强大动力。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改革开放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在发展中提高,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向前进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七大报告对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新的谋划。一场新的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开放又将开启大幕。

  “这是我们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不竭动力。”黄志平代表说,“改革开放这条道路,我们认定了!”改革开放不会一劳永逸,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使我们的事业长青。河南地方铁路局通过这几年的改革,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变为赢利能力很强的企业,他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河南省地方铁路局局长张清源代表说,十七大报告为我们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他们正在考虑采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在带来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必然或多或少地会付出各种代价,有时还要冒风险。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发展中把握规律,在前进中不断提高,就能够确保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道上胜利推进。

  要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目标。“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很多措施都致力于改善民生。福建代表袁启彤说,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农村改革进展很大,关键是为老百姓谋取了利益。“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最近几年兴起在全国各地的林权制度改革,在林区广受欢迎。正是因为改革,让老百姓定了心,护林防火等问题迎刃而解,乱砍滥伐的顽疾也得以根治。

  在加快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保障功能,确保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孙卫国代表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既是发展的方向,更应该成为改革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事实上,最近几年,对于普通群众的基本需求的保障已经越来越多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城市和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保障越有力,市场化的改革就越彻底,开放的步伐就越快,改革开放就越能顺利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面向未来的五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画卷正在展开。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慎海雄 赵承 丁建刚 编辑: 朱小燕
·华社调查十七大热点:旅美侨胞最关注反腐及民生
·在美华侨华人看中共十七大:“有时差无时间差”
·十七大“民生盛宴”值得期盼
·聚焦十六大以来浙江发生的巨变
·湖州市基层干部群众热议十七大报告畅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