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州农村坐大客车到杭州报到,再从杭州参加浙江省人大代表团坐火车到北京,一路上,53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陈飞的特殊“行李”引起了许多人注意:一新一旧两个菜篮子、一条手帕,而它们又代表着56个菜篮子与3000条手帕。
“我要把这些竹篮与手帕带到大会上,送给与会代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大声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在火车上,面对别人的询问,陈飞回答说。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温州永嘉县农民陈飞的履历很简单,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其中在2000年到2007年间义务宣传环保。在他递出的绿色名片上,印着他的唯一“职务”: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
就是这名皮肤黝黑的农民汉子,每年在农闲时节抽出时间,到全国各地宣传环保。他已走过全国19个大中城市,送出了上万个自己出钱定做的菜篮子。
“为什么要送菜篮子呢?”在列车上,有人这样问陈飞。这要从陈飞的家乡说起。陈飞家住在秀丽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畔,2000年夏天,楠溪江水猛涨,水面上漂浮起成堆的塑料袋。
“这些塑料袋多是人们买菜用的,看到江水受污染,我很痛心。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把宣传环保当成自己后半生的事业!”陈飞说,“当年年底,我就提着两只菜篮,到永嘉县最大的菜市场,呼吁人们告别塑料袋,重提菜篮子。”
从永嘉到温州,从温州到杭州,从杭州到全国,陈飞的菜篮子不断出现在大中城市,他一遍遍地向人们宣传:“塑料袋污染环境,含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为让更多的人自觉放弃使用塑料袋,陈飞每次宣传都免费分发菜篮子,用菜篮子换塑料袋。
在杭州时,陈飞把56个菜篮子与3000条手帕托运到北京。他还随身带着两个菜篮子,一个是旧的,上面写着2002年11月8日,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时陈飞带到北京的宣传品;另一个是新的,上面写着“绿色菜篮,保护生态,节能减排,从我做起。陈飞赠”,日期是2007年12月28日,是这次两会期间要带到北京的。
“这两只菜篮子代表着我们国家与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进步。当年,我提着这只旧的菜篮子到北京宣传时,还没有多少人理解;现在,环保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陈飞亲身感受到了许多变化。去年,在曾经一度不见菜篮子踪迹的杭州菜市场,他欣喜地看到不少人开始重新用菜篮子买菜了。
变化同样出现在陈飞的家乡珠岸村,陈飞创建了“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给全村每户人家送了一个菜篮子。在陈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护楠溪江的行列。村里的老人们还自发行动起来,成立了一个小组对全村进行环保监督检查。
在火车上,陈飞又从口袋中掏出一条手帕,开始了宣传:“这是我又一个新的环保宣传品。一包餐巾纸1元,一个人一年要用许多餐巾纸,产生的都是垃圾污染;一条手帕只有2元钱,却可以用好多年。我想呼吁人们像使用菜篮子一样,重新使用手帕。”
陈飞的想法是,在今年两会期间,把56个菜篮子送给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3000条手帕送给各地代表,共同倡导绿色环保,拒绝白色污染。他还带了十多条建议,主题就是环保,其中包括建议教育部门把环保写入中小学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