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洱源县,初中老师杨盈川端坐在电视机前,觉得这些话特别耳熟。
在听完温家宝总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杨盈川又到网上查看了一遍报告实录,确信一个多月前自己对总理提的建议得到了回应。
1月23日,杨盈川和12位来自全国不同行业的基层民众代表被请进中南海,参加了由温家宝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这是中央政府第二次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专门向基层群众征求意见。
“农村教师待遇比较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当前农村教师最盼望的是,提高教师待遇,尽快解决教师津补贴问题。”杨盈川当时在座谈会上对总理说。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都要增加投入。
杨盈川在洱源县农村中学从事教育工作14年。他说,一些农村教师工作三五年后,尤其是家在外地的教师都在想办法调走,乡镇的往县城调,县城的往更高一级调。“这不奇怪,人往高处走,但这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杨盈川说:“现在,中央政策好了,老百姓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了,我从事教育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与杨盈川一起参加座谈会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说,自己提的几个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了体现,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务实、亲民”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