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推荐 | 记者在现场 | 民间记者 | 精彩视频 | 神七动态 | 热点聚焦 | 解密“神七” | 科普大讲堂
太空生活全记录
  ·非常空间里的非常生活
·神七上尿液经处理后与饮用水无异
·太空生活饮食偷走香色味
·神七航天服可输送养料排泄废物
·世界首位女宇航员回忆太空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大小便?
·专家讲解神七航天员太空洗澡困难
 
解密“神七
 
揭秘神七特殊设计:舱外航天服功能完备如同飞船
揭秘神七特殊设计:舱外航天服功能完备如同飞船
"眼睛"亮,"翅膀"少,"躯干"长--揭秘"神七"三大亮点
神七厕所可将宇航员尿液变成可饮用水
神七厕所可将宇航员尿液变成可饮用水
 
科普大讲堂
  ·载人航天发射场需什么特殊条件
·太空行走为什么要背个大背包?
·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
·揭秘太空行走和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怎么穿?(图)
 
中国航天大历史
  ·青铜时代:火箭是逼出来的
·白银时代:与国际太空发展同步
·黄金时代:神五划开崭新时代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大事记
·“嫦娥一号”:飞天揽月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
 
中国航天人物展史
 
荆木春
荆木春
尚志
尚志
“神七”飞船系统总指挥
张柏楠
张柏楠
孙家栋
孙家栋
太空高奏东方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神舟七号 > 中国航天人物展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孙家栋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当听到这首历久而弥新的老歌,孙家栋都会联想到当年那首从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传来的铝板琴奏出的美妙乐曲。30多年飞逝如电,那音乐至今仍那么清晰悦耳地回荡在他的耳畔。

  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被一种特殊的激情点燃了。《人民日报》出版套红的号外,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在热线链接同一条消息,全国人民竞相奔走相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啦!

  那晚,当东方红一号卫星高奏着《东方红》乐曲从北京上空飞过时,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正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值班,他仰望星空,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般百感交集,泪水忍不住刷刷地滚落下来。

  跟着钱学森白手打天下

  1958年,毛泽东代表中国,用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太空递上了一份战书:“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他又风趣地说:“当然啰,卫星应该从小的搞起,但是像美国鸡蛋那么大点的,我们不放!要放就放它个两万公斤的!”

  这一份战书改变了孙家栋的命运。1967年建军节前三天的一个下午,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院火箭总体部副主任的他正满头大汗地趴在火箭图纸上搞设计,一位叫汪永肃的同志受上级委托专门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为了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你了,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对于钱学森这样一位世界级知名的大科学家,孙家栋在苏联留学时就早已耳闻,回国后他有幸与钱学森同在一个研究院工作,作为研究室主任,直接贯彻钱学森等专家的设计思想。由于孙家栋才思敏捷,工作出色,组织能力强,尽管当时的他在钱学森眼里还是个“小年轻”,却早已被视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专家苗子。

  孙家栋心中的钱学森是一位治学非常严谨又十分爱护年轻人的学者。钱学森与年龄大些的同志开会时态度较严肃,批评起人来也不留情面。对待孙家栋这样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他却十分和气,年轻人在他面前不仅毫无拘束感,不懂就向他请教,甚至有时还敢就某个技术细节与他争辩一番。

  这次一听是钱学森点将,聂老总亲自批准的,孙家栋心里十分激动。除了对突然让自己改行搞卫星的事有几分忧虑外,他没有提任何条件和要求,建军节刚过,便扛着被卷和书箱去报到了。

  中国第一星担子好沉重

  发射卫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早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的许多专家和研究所就开始了中国第一星的研究设计工作。1965年10月,国家确定了1970年发射,卫星要“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总体目标。1968年,以中国科学院承担卫星工程任务的研究所和工厂为主,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开始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这时如何尽快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如何按工程的研制规律一步步往下走?各系统怎样连接起来?连接起来后又怎样作试验?一个个难题摆在孙家栋面前。他决定从组建队伍抓起。

  然而,在“文革”派别林立的年代里,抽调人才谈何容易!因为优秀人才两派都有,而发射卫星,是人人都想参与的。在两个派别之间若找不到平衡点,往往会使正常工作难以进行,甚至功亏一篑。而且被挑选的人才中,或多或少都有“出身不好”、“历史不清”等问题,搞不好,便会背上“重用坏人”、“打击革命派”的罪名。但年仅37岁的孙家栋身上有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他干脆什么派也不考虑,一切以搞卫星需要为标准。于是,他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卫星研制情况的基础上,跑了两个多月,详细考察了各部门有特长的技术骨干,而后从中挑选出后来被称为“航天十八勇士”的干将。有趣的是,这“十八勇士”上任后,两派居然都没意见,因为从人才挑选的结果来看,无意中两派人选的比例竟大体一致。

  “十八勇士”的聚会,使卫星总体设计部如虎添翼。1969年10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样基本告成。百忙中的周总理要听取卫星工作汇报。

  孙家栋接到向总理汇报的正式通知时,惊喜与激动无法言表。他用一天的时间认真准备了汇报的内容,并把总理要亲自过目的卫星初样也作了妥善安排。他早早吃罢晚饭,便忙着换衣、洗脸、刮胡子,收拾得干净利落之后,才坐上早在门口等候的小车,向人民大会堂驶去。

  当钱学森把孙家栋介绍给总理时,周总理握住孙家栋的手风趣地说:“哟,这么年轻的卫星专家,还是小伙子嘛!”孙家栋满脸通红地笑了,一身的紧张顿时轻松下来。他向总理汇报了卫星研制的具体问题,讲到卫星上的毛主席像章问题时,孙家栋犹豫起来。在那个“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要突出政治,就会伤害科学;要尊重科学,又会冒犯政治,专家们常常被搞得进退两难。周总理的随和感染了他,他下决心把心底埋藏多日的想法讲了出来:“总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卫星的许多仪器被嵌上了毛主席像章,大家热爱毛主席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这不仅增加了卫星的重量,影响卫星散热,而且对卫星的姿态会带来影响……”周恩来的脸色陡然变得严肃起来,他很沉重地说:“你看我们人民大会堂,哪儿也没有毛主席的头像,政治挂帅是要把工作做好,而不能庸俗化。你们回去把道理给大家讲清楚,搞卫星一定要讲科学性。”听完周恩来的这番话,孙家栋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为了让卫星升空后能让地面“看得见”,孙家栋和同事们绞尽了脑汁。根据对卫星目视亮度的计算,卫星很暗,地面上根本看不见,于是他们就和搞火箭的同事商量,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借光”的办法。让末级火箭和卫星一起运行,并且在末级火箭上安上一圈增加亮度的观测裙。这样,卫星不就可以借光,让地面上看见了吗?

  1970年3月2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完成总装任务,达到了发射要求。历经12年风雨磨难,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世了。这颗卫星虽然在世界上排行第五,但在工业基础落后,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纯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并且水平不低,着实令全世界吃了一惊。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全部元器件、设备和材料,以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难关的攻克,都是中国自己的产品和成果,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结晶。

 [1] [2] 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