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的大西洋某海域,呼啸的海风挟裹着阵阵寒意扑面而来。波峰浪谷间,重逾万吨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如同一叶扁舟,上下起伏。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速航行,远望三号测量船战风斗浪,驶过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等复杂海域,穿越太平洋和印度洋,终于抵达南大西洋的这片预定测量海域。
22日夜晚,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的最后一次模拟实战演练。船上的空气中,似乎夹杂着一丝紧张,还有些许兴奋。
21时,距离正式演练的时间还早,按照提前4个小时进机房的准备程序,各部门的科技人员各就各位。
22时,船开始剧烈摇晃,这种情况历经大风大浪的老船员们都已习以为常,几乎没人特别注意。
23时,风越刮越大,船长张志兵感觉不对劲。多年来,从“神一”到“神七”,张志兵参加了历次神舟号海上测控任务,凭感觉,他觉得这股风来的有些“邪乎”。于是,他立刻召集有关专家来“琢磨”这股风。
“不分方向的乱刮,到底是怎么回事?”气象组长丁旭盯着云图,心里不禁打鼓。“难道是气旋?”不知谁嘀咕了一句。果不其然,气象员张学礼报告,风向标只是一个劲的旋转,测不出风向。
“气旋!这是气旋,肯定是南极气旋!”这个结果,让会议室的气氛骤然凝重。气旋相当于台风,在南半球的气旋逆时针旋转,中外侧风力最大,中心无风,但破坏性极大,如误入气旋中将有覆船的危险。
“气旋向东南方向移动。”“好,左满舵!”高度紧张的船长张志兵和副船长兰秀凯已来到驾驶室,抓着驾驶室前面的铁栏杆沉着果断地指挥着。
“调整船迎浪角,延长迎浪周期!……”对付这种气旋,即便经验丰富的船长张志兵也不敢有丝毫马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终于,远望三号船开始慢慢安静下来……
这时,距离模拟实战演练目标出地平时间还剩下不到40分钟,驾驶室内船长张志兵和专家们相视一笑,轻轻吁了口气。
“机舱几台机器突发故障!”真是怕啥来啥。由于风浪大,维修班长朱祥红,发现3号发电柴油机2号缸高压油泵出口处沙眼,1号发电机海水管漏水,4号发电机滑油冷却器海水管沙眼,反渗透造水机海水管沙眼……“维修班跟我上!”
“老轨”俞金生与抢修人员迅速展开抢修。“老轨”,是所有远洋船上船员们对机电长的爱称。
由于在解决这些故障方面以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谓熟门熟路,10分钟后故障就被“摆平”了。
这时,距离模拟实战演练目标出地平时间还剩下不到20分钟。
“10分钟准备”。广播里响起调度员的清晰话音。演练参试人员早已就位,并开始调试仪器。
这时,测控组长曾山平突然发现,在TW-113G设备伺服系统加电后,电站立刻出现警告声,他赶忙下令伺服系统关机,并组织测控部门几位专业骨干,对设备进行了认真的检查。
还有10分钟演练就要开始了,故障仍未排除,几位维修人员,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
“必须在10分钟内解决问题!”曾山平迅速爬上10米多高的天线进行问题排查,原来是一根电线接头处出现短路。
当问题终于被排除后,这时,距离模拟实战演练捕捉目标时间还剩下不到3分钟。
“一分钟准备!”
“50秒!”
“30秒!”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
……23日4时许,当天边的曙光缓缓染红了“远望号”前方的海面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大西洋上的最后一次模拟实战演练宣告结束。
再过几天,他们将迎来真正的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