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缓慢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反复提到的关健词。记得20年前笔者参加了一次由郑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国性的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大型研讨会。当时改革开放搞了十年,全国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呼声很高,提出了许多好的观点。一眨眼20年过去了,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但城乡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加大的趋势。据统计,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
为什么城乡一体化喊了20年,情况改善并不十分明显,原因可以讲很多方面,我看主要有三条:一是个别地方政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见效慢,不易出政绩,还不如经营城市卖土地,招商引资搞工业。同样的时间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笔账谁都会算。二是不但见效慢,而且要花钱。在错误的发展观念下,花钱不挣钱的事没有人愿意干。三是很多时候上级检查一般走城市不走农村,搞好了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到。在路宽路平距离近、领导看起来又方便的地方搞建设,容易出典型出政绩被提拔。在这样的发展观念发展思路面前,即使迫不得已要搞,也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不可能有完整科学的规划,更不可能坚持不懈。
在实践中找到统筹城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解决政绩观的问题,解决干部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动力问题。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把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统筹城乡的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成都在五年前就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2007年10月我到成都调研时,当地干部告诉我,各区县中凡是统筹城乡搞得好的干部基本上都被重用提拔了,而表现不好的一些干部则被处分、免职了。在赏罚分明面前,干部就有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们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城乡既快又好的发展新路。2007年6月,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都是干出来的“特区”。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干部。不是干部不想干,而是措施不到位。政绩观的问题解决了,考核的标准有了,见效再慢、花钱再多、工作再复杂的“三农”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是要坚持。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好思路,大家都拥护,要坚持下去。看准了的不要放弃,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江西赣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的学习典型,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坚持。他们不断扩大试点,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探索出了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好路子。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等。这样的目标很诱人,任务很繁重,如果没有一股子劲,没有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目标就可能是纸上谈兵,城乡一体化在十多年后还可能是一句口号。
三是要找到统筹城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统筹”的实质在于使系统之间、要素之间优化配置、互相补充、彼此推动,是双方的行为,不是谁靠谁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都的城乡一体化走的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总结出了“六句话”、“三个集中”和“三大重点工程”。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以“三个集中”为总抓手,健全城乡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良好的思路和有效的做法,使成都的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任务非常艰巨,体制机制的障碍很多,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实实在在的做,需要真刀真枪的干,需要长久的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会有希望,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者谢志强为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