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0月28日电(记者肖林)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到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重大跨越,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50年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50年来,几代中物院人转战高原、戈壁、深山,默默奉献、艰苦创业、自主创新,浇铸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坚实基石,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我国科技发展,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铸国防基石 挺民族脊梁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在大漠上升起。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期间,美国就多次扬言动用核武器威胁中国,甚至进行了相关模拟、演习。
严酷的国际局势使党中央下定决心,作出了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策。1958年,中物院前身——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成立,一大批国内和海外归来的顶尖级科学家、科技和管理人才,远离大城市、告别亲人、隐姓埋名,先后转战戈壁荒漠、高山峡谷。
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团队自力更生,从最初的原理探索,向原子弹这个神秘王国开始不懈地冲刺。
理论设计、爆轰试验、中子点火……一切从零开始。四台手摇计算机,一日三班倒,堆满房间的计算稿纸,历时半年的“九次运算”为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为了尽快开展爆轰试验,科研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长城脚下一块废弃的临时工棚里,用手工浇铸成功第一桶炸药;一群年轻科技人员在无法使用空调的房间里,顶着高温酷暑和实验本身具有的危险性,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进行了200多次化学实验,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中子源材料,解决了内爆中子源的技术难题……
氢弹的研制,更是白手起家,在研制攻关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点可供参考的信息资料。从事理论探索的研究人员,从概念研究、原理探索开始,着手进行热核材料性能和热核反应机理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对物理规律的认识,通过定性了解与定量计算,最终形成了从原理到材料和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研制团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用钢铁般的意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核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了,世界震惊了。
1965年5月14日,我国核航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导弹核武器飞行试验成功。1982年10月12日,我国潜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核武器研制工作者凭着对祖国的忠诚,用团结拼搏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奇迹。
自主创新 续写辉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国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争夺世界经济和军事的主动权、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在20多年中,中物院不断开拓高技术研究的新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我国国防高新技术创新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1996年,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确保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领域更广,挑战和风险不亚于原子弹、氢弹的突破。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种新的挑战接踵而来,但中物院人始终牢记使命,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研究方式、研究手段、学科发展等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不断拓展新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截至2008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7项,国家发明奖7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72项,国防重大科技成果奖69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515项。
经过50年的发展,中物院形成了核武器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等多元发展格局,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道路。
爱国奉献 艰苦奋斗 用忠诚铸就“两弹精神”
中国核武器5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从大漠戈壁,到深山峡谷,一代又一代中物院人为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他们用崇高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铸就了“两弹”伟业。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就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王淦昌、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程开甲、彭桓武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著名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加入到核武器科技攻关的行列。
而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工作的大批科研生产人员,也纷纷离开大都市,怀着报效祖国的激情,奔赴地处高原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打响了核武器研制攻关的大会战。
王淦昌从苏联回国不久,就化名“王京”投身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一干就是17年。别人向他的老伴打听王老到哪里去了。她回答说“到信箱里去了。”原来为了保密,连自己的亲人也都只能知道一个信箱的代号。而这样的故事有太多太多……
为了回到祖国,力学专家郭永怀在美国期间从不参加“机密工作”,并当着许多美国朋友的面,把自己的手稿、笔记全部烧成灰烬。1968年,郭永怀赴青海筹划武器试验工作,飞机返京着陆时失事。他和警卫员烧焦的遗体紧紧地抱在一起,但人们在他们的怀中,找出了完好无损的装着机密文件的公文包。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搞国防尖端技术,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核武器研制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因此,核武器研制道路更是充满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创业初期,正遇上全国自然灾害,当时的伙食标准被称为 “2611”(每月26斤粮,每餐一个馒头、一角钱干菜汤)。由于缺乏营养,大部分科技人员身体浮肿,上楼梯需两手扶栏杆,蹲厕所两眼冒金花。即便如此,大家还主动加夜班。为保护广大科技人员身体,强制规定晚上10点回宿舍睡觉,可还是有人躲在厕所看书,打着手电在被窝学习。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部高原上,冬天漫天飞雪,飞沙走石,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面对“饥餐沙砾饭、渴饮苦水浆”的艰苦条件,科技人员不顾头晕、心悸等高原反应,以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原子弹研究的攻坚战中。
在新时期,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继承和弘扬着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出色完成了国家使命,并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和升华。
“两弹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中物院人正在发扬“铸国防基石,挺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推动自主创新,赋予“两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力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