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为了崇高的使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50年书写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辉煌篇章

   新华网成都10月28日电(记者肖林)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到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重大跨越,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50年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50年来,几代中物院人转战高原、戈壁、深山,默默奉献、艰苦创业、自主创新,浇铸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坚实基石,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我国科技发展,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铸国防基石 挺民族脊梁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在大漠上升起。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期间,美国就多次扬言动用核武器威胁中国,甚至进行了相关模拟、演习。

   严酷的国际局势使党中央下定决心,作出了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策。1958年,中物院前身——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成立,一大批国内和海外归来的顶尖级科学家、科技和管理人才,远离大城市、告别亲人、隐姓埋名,先后转战戈壁荒漠、高山峡谷。

   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团队自力更生,从最初的原理探索,向原子弹这个神秘王国开始不懈地冲刺。

   理论设计、爆轰试验、中子点火……一切从零开始。四台手摇计算机,一日三班倒,堆满房间的计算稿纸,历时半年的“九次运算”为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为了尽快开展爆轰试验,科研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长城脚下一块废弃的临时工棚里,用手工浇铸成功第一桶炸药;一群年轻科技人员在无法使用空调的房间里,顶着高温酷暑和实验本身具有的危险性,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进行了200多次化学实验,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中子源材料,解决了内爆中子源的技术难题……

   氢弹的研制,更是白手起家,在研制攻关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点可供参考的信息资料。从事理论探索的研究人员,从概念研究、原理探索开始,着手进行热核材料性能和热核反应机理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对物理规律的认识,通过定性了解与定量计算,最终形成了从原理到材料和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研制团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用钢铁般的意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核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了,世界震惊了。

   1965年5月14日,我国核航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导弹核武器飞行试验成功。1982年10月12日,我国潜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核武器研制工作者凭着对祖国的忠诚,用团结拼搏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奇迹。

   自主创新 续写辉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国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争夺世界经济和军事的主动权、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在20多年中,中物院不断开拓高技术研究的新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我国国防高新技术创新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1996年,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确保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领域更广,挑战和风险不亚于原子弹、氢弹的突破。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种新的挑战接踵而来,但中物院人始终牢记使命,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研究方式、研究手段、学科发展等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不断拓展新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截至2008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7项,国家发明奖7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72项,国防重大科技成果奖69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515项。

   经过50年的发展,中物院形成了核武器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等多元发展格局,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道路。

   爱国奉献 艰苦奋斗 用忠诚铸就“两弹精神”

   中国核武器5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从大漠戈壁,到深山峡谷,一代又一代中物院人为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他们用崇高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铸就了“两弹”伟业。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就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王淦昌、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程开甲、彭桓武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著名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加入到核武器科技攻关的行列。

   而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工作的大批科研生产人员,也纷纷离开大都市,怀着报效祖国的激情,奔赴地处高原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打响了核武器研制攻关的大会战。

   王淦昌从苏联回国不久,就化名“王京”投身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一干就是17年。别人向他的老伴打听王老到哪里去了。她回答说“到信箱里去了。”原来为了保密,连自己的亲人也都只能知道一个信箱的代号。而这样的故事有太多太多……

   为了回到祖国,力学专家郭永怀在美国期间从不参加“机密工作”,并当着许多美国朋友的面,把自己的手稿、笔记全部烧成灰烬。1968年,郭永怀赴青海筹划武器试验工作,飞机返京着陆时失事。他和警卫员烧焦的遗体紧紧地抱在一起,但人们在他们的怀中,找出了完好无损的装着机密文件的公文包。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搞国防尖端技术,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核武器研制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因此,核武器研制道路更是充满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创业初期,正遇上全国自然灾害,当时的伙食标准被称为 “2611”(每月26斤粮,每餐一个馒头、一角钱干菜汤)。由于缺乏营养,大部分科技人员身体浮肿,上楼梯需两手扶栏杆,蹲厕所两眼冒金花。即便如此,大家还主动加夜班。为保护广大科技人员身体,强制规定晚上10点回宿舍睡觉,可还是有人躲在厕所看书,打着手电在被窝学习。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部高原上,冬天漫天飞雪,飞沙走石,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面对“饥餐沙砾饭、渴饮苦水浆”的艰苦条件,科技人员不顾头晕、心悸等高原反应,以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原子弹研究的攻坚战中。

   在新时期,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继承和弘扬着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出色完成了国家使命,并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和升华。

   “两弹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中物院人正在发扬“铸国防基石,挺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推动自主创新,赋予“两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力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我来说两句: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