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拍结婚照
网友“新华广告”回忆,1979年,他和自由恋爱的女友结婚,新婚后回家,在家乡的老井栏边合影,两人当时的打扮是:“我上穿仿制军装,下穿军鞋,带一副平光眼镜,一副老九模样,太太是一位时尚村姑模样打扮,回忆往事,感慨良多,还留有很重的文革影子。”
结婚照从它被发明那天起就是形式主义的极致,在改革开放之初,去掉了大帽子、大主义和大概念,结婚照开始表现出青年男女对美好生活和时下流行事物的向往。
拍结婚照一定要用上最时髦的东西和装扮,上世纪70年代末,照相馆开始流行“模拟客厅”,网友“开心柠檬”父母当年的结婚照的背景里,不仅有白墙、薄纱窗帘、水墨挂画,还有一台当时难得的7寸黑白电视机,“小时候我还傻傻的想原来我家是那么漂亮啊,其实是在照相馆”。上海的王开影楼、中国照相馆不仅是当地市民向往的高级拍摄场所,也在全国享有盛誉,因为那里才能拍出欧式场景的结婚照,并有婚纱、西服租借,在依旧流行中山装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普通照相馆很难找到一件西服,有的新郎拍照时穿的西服还是新娘在婚前亲手做的,虽然领子看上去还有点皱皱巴巴,却已然成为时尚一族。有年轻人回忆父母当年,专程从连云港去到上海南京西路拍那样一张结婚照——男左女右,新郎稍在新娘之后,穿黑色西服套装,手持白手套,女士穿婚纱,拿白色小捧花。“为了照相,老爸和老妈还特意在南京路上的理发店理了发,家里舅舅、阿姨,凡是那个年代结婚的,都是这样典型的二人照,而且必须去‘王开’照。”
后来便有了“中国特色的西服”,但没有用领肩熨压机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而且看上去特滑稽的是,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口上的商标,脚上还是一双布鞋。
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晚婚者,婚假可延长至15天。于是婚后“度蜜月”和“旅行结婚”开始风靡,有旅行就一定有照片,有照片就有时尚和时代的烙印。
网友“williow”的父母于1983年结婚,他们的蜜月旅行去了苏州,爸爸戴着“大大的墨镜”,妈妈穿的是“真丝上衣、小百褶裙”。而“睡猫猫”的父母则在广州旅行结婚,爸爸骑在深蓝色Honda摩托上,背后是一座在建的几十层高楼。摩托加高楼,成为南方改革开放的缩影,而这样的年轻人在当时则是广州街上“回头率”很高的一对新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去照相馆拍一张婚纱照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有些年轻女孩子甚至自己去拍一套所谓“艺术照”,留住自己的青春靓影。花样越来越多,鲜明的特色却越来越少,唐敏回忆自己刚开办这个栏目的时候,看到网友上传的父母结婚照,感觉相当强烈:“我小时候父母也是照的这样的照片,那时候全国都一样,我跟他们闹别扭,还把他们的照片撕了,一点一点撕得特别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流行趋势,大部分网友上传的还是结婚照,觉得最能体现自己生活里时尚、美好的东西,可惜在唐敏看来“少有国内原创的,都在抄国外。”再到后来,婚纱照都不算什么时尚事物,年轻人都追求个性化,追求“不一样”,早期深刻的集体记忆逐渐消失。
那些引领潮流的男孩们
1980年,上海芭蕾舞学校派团到湖南演出,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身穿白色紧身衣的青年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仅次于完全裸体。落幕时,一位干部很生气地喊道:“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在改革开放之初,能够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启发时尚灵感,成为潮流先驱的,都是男孩们。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有这样的一个镜头——一群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被警察局拘捕,他们穿的喇叭裤被下令用剪刀全部剪破。生活在北京大院里的年轻人有机会比外面的普通人更早或更多接触新鲜事物,他们成为打破中国服装“统一制”,让喇叭裤、牛仔裤、蛤蟆镜、长头发突破重重障碍流行起来的先驱。
唐敏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张网友提供照片是一张照相馆里的合影,几个男孩,穿着军装、长靴,脖子上挂着照相机。“那时候男孩子们胆子比较大,一有什么新鲜东西,都敢拿出来招摇,女孩子们相对保守一些。所以你看到早期很多与时尚有关的标志,都是男人为主导。”
另一方面,时尚意识的开启与文艺有很大的关联,尤其是来自于音乐、电影和文学。曾经悄悄聚在一起形成小圈子的文艺青年在穿着上有了发泄的渠道。蛤蟆镜、喇叭裤显然与欧美电影和流行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上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霹雳舞》,则带动了“身着蝙蝠衫,头裹绷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的潮流。
赚女人的钱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专卖店”开始在大城市流行,一些外贸店也以便宜的价格卖出口货吸引女性顾客,一时间,消费方式开始多样化,掌管财政、主导家庭消费的女性成了购物和装扮的主力军。统治了中国消费市场几十年的国营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变成了旅游纪念品商店。就连学生们也开始纷纷追求所谓的品牌服饰,一些挂靠了国外名头的休闲服诸如“真维斯”、“班尼路”等各个品牌,开始抢占各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地段和步行街。昂贵的专卖店和便宜的外贸店,成为90年代中国年轻女性们选购服装分化的两极。
当年穿喇叭裤,留“郭富城头”的男孩们逐渐趋于保守,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做生意的个体户、官员还是企业老板,都流行丝光棉或涤纶短袖上衣,下摆收进西裤里,腰间皮带上别着一个硕大的皮质手机套,胳肢窝里夹一个真皮公文包,有人总结“实在不知道这种众人效仿的穿着方式是从哪里流行起来的,实在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女人们的穿着也同样没了新鲜感,电影《股疯》里,潘虹向刘青云炫耀自己的真丝衬衫,自我称赞“非常漂亮”,后者不屑地说:“这身衣服,连我妈都不会穿。”
1992年4月,LV中国旗舰店在北京王府饭店开张,Armarni、Channel、Gucci、Dior等奢侈品牌陆续跟上,专卖国际中高档品牌的北京国贸商城开业,这一切都以女性消费群为导向,除了预见到中国人的时尚品位随着财富共同提升以外,也标志着中国女性以更独立的身份出现在重要的社交及商务场合。“没有件名牌的行头没法见人”成为女白领的共识,女人的钱迅速好赚起来。各种冒牌A货也同时诞生,成为洋品牌夹击下,中国时尚生活的又一道本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