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于今年4月份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书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社会各界又给予了怎样的评价?记者在《绝顶》研讨会上见到了张海迪——
“我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作家。”张海迪在《绝顶》的研讨会上谈起自己坚持与病魔斗争、历时4年写出这部长篇小说时,对大家说,“只有与病魔战斗不息,我才能最终完成创作。”
写作就是再学习
张海迪谈到《绝顶》的写作时说:“这次写作对我来说是又一次学习。”她认为,写长篇小说光有想象是不够的,还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因为身体原因,张海迪无法亲自到小说里的许多地方去实地考察。为了对文学创作负责,对读者负责,张海迪对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认真。在一个情节中,主人公要从札幌到另一个小车站去。为了合理地安排主人公的行程,张海迪专门买了十几种不同版本的日本地图来研究。除了购买大量书籍之外,她还从网上下载了数以万字计的资料进行研究。经过多次修改后,这部30万字的作品终于来到了读者面前。
又一次艰难攀登
张海迪还把这次写作的过程喻为一次艰难的攀登,因为写长篇对她来说不仅仅是艰苦的精神活动,更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高位截瘫的人要维持正常生活已经很困难了,而要克服来自肉体上的痛苦需要很大的精神力量。40年来的病痛使张海迪感到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这部小说可能就是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了。她在小说的前言里写道:“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40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
作品体现时代精神
在研讨会上,与会者给予张海迪和她的这部作品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张海迪的作品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历经百年苦难后走向振兴的精神——攀登不止。小说的多条主线反映了作者的多个精神层面,精神的意义超越了文学的意义。大家都鼓励张海迪不要放弃写作,通过写作使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张海迪也几次感动得落下泪来,一是大家再聚在一起讨论她的作品,这使她很高兴,另外大家能够理解她的内心,也使她非常激动。她说:“即使我不在了,我的书也会诉说,诉说我对生命的热爱。”
“我一直在努力”
张海迪从来没有放弃过与命运的斗争。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后,她凭着坚忍的毅力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基础课程,并自修英、日、德、世界语以及无线电、针灸技术,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她还于1994年参加了远南运动会的射击比赛,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作为一名作家,张海迪从198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创作了《绝顶》、《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及散文作品,并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佳作。
相关报道:
残联五大选举产生中国残联新一届领导机构 张海迪当选为主席
绝不辜负8300万残疾人重托――访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张海迪
祝贺海迪大姐当选中国残联主席:好人好运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