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改革开放30年:世界屋脊告别吃菜难的历史

   新华网拉萨11月14日电(记者 贾立君孙闻)“没想到这里要啥有啥,世界屋脊的蔬菜品种竟然与内地差不多。”因为担心西藏吃菜困难,行前包里装了12斤黄瓜的海南游客裴先生面对一大桌丰盛的菜肴不由感叹。

   不过,老裴的担心事出有因,西藏曾经确实“菜比肉贵”,尤其冬季饭桌上很难见到“绿意”。而如今,吃菜难的现象已淡出西藏的历史舞台,并且自产蔬菜除了能自给外,还有不少销往内地,甚至出口国外。

   夏天乘机穿棉袄 只为多带几根细豆角

   “真是不堪回首。”已在西藏工作了37年的老干部陈新强说,“直到1985年,整个拉萨市只有三个购物场所、一家餐馆。”这位54岁的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对于20多年前物资匮乏的情形记忆犹新。

   “当时拉萨每个单位、每家每户都有菜窖,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在院里种一小片儿细菜。可是一到冬天,家家户户每天都是土豆熬白菜、白菜炖土豆。”老陈说,“那时候我们去成都出差,坐飞机回来托运的行李里全是蔬菜。机场的工作人员都会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我们这些乘客超重。”他说,“带回来的蔬菜绝对是不能独吞的,要分送给单位同事和亲戚朋友,两三根豆角、蒜薹,一两棵油菜就是一份厚礼。”

   西藏吃菜难的历史,给许多人留下难以泯灭的记忆,也留下不少故事。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中年军官告诉记者,1986年7月他携妻子次仁卓嘎回四川老家举行婚礼后,准备再回拉萨宴请女方亲友。为了在成都多带些蔬菜,他们把一件旧军袄的棉花掏出,沿着一条条的网格夹层,塞入一小捆一小捆的细豆角。炎炎夏日,他穿上这件“豆角袄”上了飞机。“足有20斤,差点儿热坏。”军官说,不过,他们在拉萨的婚宴,由于有不少蔬菜,亲友们纷纷称赞那是一场很上档次的宴席。

   “在飞机上为了能多带蔬菜进藏,人们把所有衣服全部穿在身上,口袋里装满了西藏买不到的细菜,有的人还要把蒜薹、莴笋绑在身上,裹在衣服里抱着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陈新强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拉萨市场很少能见到蔬菜。“在那个年代,有机会跑内地的汽车司机很吃香,是姑娘们找对象的首选。谁家有个长途司机亲戚都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儿。”

   万千菜窖大“退役” “老三样”成为“小配角”

   清炒荷兰豆、炝炒莴笋尖、肉片炒木耳、西芹炒百合、干煸豆角、虎皮豆腐、土鸡炖蘑菇、清蒸鳜鱼、干炸羊排、油焖大闸蟹,还有凉拌西红柿、蒜茸拍黄瓜、卤猪手、酱凤爪等,满满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是拉巴周末招待同事的家宴。

   “也没什么好吃的,随便做几个菜,大家聚聚。”同事们正在红火热闹,趁机到厨房帮妻子捏饺子的拉巴谦虚地对记者说,现在主要是没时间,不然想吃什么都很方便。今年33岁的拉巴是土生土长拉萨人。他说,如今不像小时候,每天都是“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现在“老三样”早已成为餐桌中的“小配角”。

   “你看,东墙角拴狗的地方原来是我家的菜窖,前几年买了冰箱以后就给填埋了,再说现在市场上什么新鲜蔬菜都有,根本用不着菜窖了。”拉巴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些年西藏市场上蔬菜供应充足,不光拉萨市原来成千上万的家庭菜窖像拉巴家的一样被填埋了,就连广大农牧区城镇里的许多菜窖也“赋闲”或已废弃。而大量蔬菜登上餐桌,逐渐改变着高原人的饮食结构,提高了西藏人的生活质量。

   记者在拉萨市最大的菜市场药王山农贸市场看到,这里的蔬菜品种多达70余种,其中八成以上为本地生产的菜种。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在西藏各地市开起了粤菜、川菜、湘菜馆,北京涮羊肉、重庆火锅、东北水饺、兰州拉面、新疆手抓饭、云南米线等各地风味美食在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街头随处可见。统计表明,目前西藏餐饮业经营店达5800多家。其中,拉萨市七一农场内这两年还开设几家蔬菜大棚“农家乐”,人们可直接在瓜棚豆架下点取最新鲜的“手指菜”。

   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会长褚立群介绍,有丰富的原料做支撑,西藏的饮食结构正在走向多元化,现代藏餐也打破了“酥油+糌粑+牛羊肉”式的传统材料构成,成为讲究营养、口味、色泽和品味的绿色餐饮文化。为此,今年国庆节期间,协会还专门举办了“西藏首届旅游美食文化节”。

   “傻瓜技术”大流行 农民抢念“大棚经”

   “蔬菜的收益是青稞的好多倍。”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岗德林村农民拉姆乐呵呵地说,以前种青稞1亩地一年下来也就收入千元左右,现在一个7分地的大棚每年可种两茬蔬菜,收入将近2万元。拉姆说,“在管理上我们有‘傻瓜技术’帮忙。”她拿出一个藏文印制的《蔬菜种植适用技术》小册子:“照着它操作就行”。

   拉姆所说的“傻瓜技术”如今在西藏各地甚为流行。针对占全区总人口80%的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自治区号召科技部门将各种农牧适用技术“打包”成册发到群众手中,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随时跟进指导,并大力推广“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使得蔬菜大棚在全区迅速推广。

   在自治区科技厅、农牧厅、农科院,以及各省区援藏项目带动下,西藏的许多农民纷纷变为菜农,靠品种繁多的蔬菜念起了“大棚经”,就连被誉为“生命禁区”的阿里都生产出西瓜、草莓。如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草莓、大白菜、豌豆尖等远销北京、广州,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大蒜、艾玛岗土豆出口尼泊尔等,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吃菜在西藏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马胜杰介绍,过去有句俗话说,西藏三种菜――萝卜、洋芋、小白菜。西藏和平解放前,蔬菜不仅品种奇少,而且栽培面积非常有限,仅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附近有零星的栽培,也仅供上层豪门少数人所享用。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西藏种植业的发展。1952年,蔬菜科技工作者在这里试种了45个种类的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159个,从而拉开了西藏蔬菜业大发展的序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科技工作者又对西藏蔬菜主要种质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察和搜集,现已收集到地方珍贵品种20多个。近年来,又先后引入适于保护地栽培的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10余个种类200多个品种。近几年,高效日光温室工程技术、设施多层薄膜覆盖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电热温床、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先后在西藏各地推广应用,对当地蔬菜生产和保证产品“无公害”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藏200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几乎占到全区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统计显示,西藏蔬菜人均占有量由1985年的30.2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176公斤,增长了近5倍;全区去年蔬菜产量达50万吨,实现了基本自给。

   马胜杰说,西藏蔬菜生产正处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化的过渡时期,各级政府培训了大批基层蔬菜生产人员,使各项栽培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眼下,西藏市场上85%左右的蔬菜为本地产品。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