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四万亿扩大内需的投资方案,引发了各方的热议,相关部门迅速贯彻落实。据悉,1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今年第四季度1000亿新增投资工作,资金已经大体分配到11个部委。国务院要求首批投资必须在明年两会前落实到项目上。( 11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欢迎,可谓是应时之举,顺应民心之策。有理由相信,这些举措将为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定下基调,进一步看,今后几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路也很可能将在这个冬天定型。各部门落实投资计划的行动之迅速也属罕见,用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话来说“速度之快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国务院四万亿的大手笔以及各部门的迅速反应,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家底的厚实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及时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当下经济形势的严峻。降低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遏制住经济下滑的势头,成为当下官方和民间达成的共识。从国内情况来看,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降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始自2003年的这一拨年均十个百分点以上的高速增长基本上告一段落。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投资和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就上一轮增长来看,出口、房地产和重工业的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就近几个月的情况而言,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日益加重,前期为防止经济过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效果已经显现,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CPI和PPI持续回落,周二公布的十月份CPI增幅更是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通货膨胀势头已去,通货紧缩苗头显现。因此,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调整,将促进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及时而明智的。
“出手快”、“出拳重”的四万亿投资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应看到,四万亿投资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这一个目标。应该看到,尽管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转向,但我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并未解决,政府占据资源过多,经济结构畸轻畸重,民众消费能力低下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由出口和投资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也还远未完成。因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从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来看,在减税、社保、增加居民收入以及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等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除了有助于止住经济下滑的势头,更是立足经济长远发展的奠基之举。如何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民生方面的支出,应该是在将这些政策细化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一些时间短、见效快的方案往往容易受到青睐。降息、发债、上项目,这些措施固然重要,但除了这三板斧,更需要拿出勇气和耐心,一点一滴地将那些深层次的短板补上,只有从根子上把经济发展的体制理顺,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上去,长久的经济繁荣才会可期。(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