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列举了178家知名企业裁员或不景气的帖子,在各大网站论坛转载。在传播过程中,标题也被改成更具轰动效应的《大裁员第一波》,“裁员或者不景气公司名单”也被改为“裁员企业名单”。
名单上的企业是否真的有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人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名单”?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有可能发生的企业大规模裁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驻各地记者来到“名单”上的部分企业,深入了解各类企业和员工的真实状况,并采访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官员和专家,求解各方应对金融危机、努力控制失业之道。
武钢:预计职工薪酬上涨8%—9%
由于钢材价格大跌,10月份,武钢集团的利润大幅减少。与此呼应,网上流传的“大裁员第一波”企业名单中,武钢也位列其中。
日前,记者采访了武钢集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李建军。李建军说:“武钢目前并无裁员计划,也没有统一的‘减薪’计划。但由于集团内部存在与工资挂钩的责任考核制度,所以,近期集团中部分企业、部分干部职工的薪酬可能由于某些目标未完成而受到影响,但影响范围和幅度并不大。”
李建军介绍,武钢集团对下属各分公司,分公司对旗下干部职工,都会在年初设定业绩“军令状”,每月完成或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则给予嘉奖,没完成则扣除奖励。在成本控制、利润目标等多个考核项目中,每个分公司都可能既领奖又领罚,所以关键看“正负相抵”结果如何。去年武钢集团奖励员工的资金总额达到2.6亿元,今年1至9月,奖金总额也已近2亿元。10月,由于效益有所下滑,集团总共扣除奖金600多万元,但同时发放嘉奖800多万元。“正负相抵”仍是正数。“所以,平均说来,10月份武钢职工的薪酬没有下降,而且预计今年全年与去年相比,武钢职工薪酬仍上涨8%至9%。”他说。
飞跃:出口额依然保持行业领先
外界一度误传已经倒闭并大规模裁员的全国缝制设备制造行业排头兵——飞跃集团,在前不久举行的广交会上精彩亮相,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缝制系列产品,引起了全球采购商的广泛关注,成交2000多万元,与去年持平。
今年上半年以来,飞跃深受美元持续贬值、原材料涨价、银根紧缩、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下游纺织服装产业萎缩等影响。“加上由于企业自身发展过快、投入巨大和制度缺陷,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董事长邱继宝说。
面对困境,飞跃一方面启动“瘦身计划”:扩大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产品的产能,减产或停产微利产品;财务创新,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资产,加快回笼应收账款等。另一方面努力转型升级,自主研制成功了用于缝制设备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家用智能绣花打版软件等,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飞跃不但没有死,还好好地活着!”邱继宝说。
飞跃正在走出最“低谷”。10月下旬,企业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还顺利通过了复评审核。截至目前,销售同比虽下降约40%,但出口额依然保持全行业领先,行业龙头地位依然巩固。
东航: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
最近一段时间,东航集团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公司经营的突出困难,从各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把公司所受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集团并没有大规模的裁员计划,自上而下鼓舞士气,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
在国务院批复对东航先期注资30亿元的同时,东航集团全面开展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活动。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飞机减重、降低油耗工作;严格控制可控成本,对通讯费、培训费、差旅费和招待费作最大限度的削减,降低管理费用;压缩固定资产投资,保证生产急需的投资,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消费性、改善性的投资。同时,东航深入开展全员节能减排行动,本着“节能、降本、增效”的方针,狠抓节能管理,实现能耗同比下降6.79%。
此外,集团公司各级党政干部深入基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越是在公司艰难和紧要的关头,越是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全力以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困难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