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11月13日出台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十大举措,“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成为保增长促转型的“重头戏”。
投资力度,十大举措中排第二
“十大举措,不是简单地去扩大投资保增长。其深刻内涵是,‘好’仍然是首要的,在‘好’的基础上促发展促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核心内容。”11月19日,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投资力度来看,江苏省安排了370亿元用于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位居十大举措第二位,仅次于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宋林飞说,“这表明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把它作为促转型的‘重头戏’。”
省经贸委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张金国说,现在江苏省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这是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衔接的,将为江苏省下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轮扩大内需,必须注重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宋林飞强调说,“不能简单地追求GDP,而是要把保增长促发展和生态建设、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
370亿主要投向“四个加快”
省环保厅厅长张敬华介绍说,从现在起至明年,江苏省将安排环保投资370亿元,主要用于“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太湖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实施走马塘、新沟河延伸拓浚及15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二是加快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点源治理;三是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四是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和循环经济建设。
“环保形势与经济形势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全省环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刚刚开过,就本系统落实扩大内需保增长决策作具体部署。张敬华说,“要牢牢抓住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扩大内需重点的难得机遇,在中央和省里四季度的新增环保投资中,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同时,从现在起,超前做好明年环保投资项目的准备。要将完成环保任务和促进经济增长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服务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放在重点投资项目的提前介入上,放在加快对符合条件项目的环保审批上,放在解决企业环保投入的落实上。”
“现在是企业推进技术改造的好时机。”省经贸委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张金国分析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企业搞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成本比较低,因为这时技术、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尤其是一些连续性生产的企业,平日订单很满,抽不出身来搞技改,现在正好可趁“空闲时机”加紧搞起来。
太湖淮河流域治理是“重中之重”
“全省四季度1000亿的项目中,环保排了102个,太湖方面的就有69个。”省环保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副处长蒋巍告诉记者,从去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支持太湖治污重点工程建设。同时,省里规定,太湖地区各市、县(市)要从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这样,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投入太湖治理的资金就达60亿—80亿元,这大大撬动了社会的投资规模。
蒋巍说,15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成为治太重点。他介绍说,15条入湖河流排入太湖的污染物占太湖总污染的80%,整治范围将近4000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两个太湖的面积。明年,我省将启动15条河流的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近期投资将达40亿元,其中,漕桥河的整治已开始实施,仅宜兴、武进就要完成投资3个多亿。入湖河流的全面整治,既可大幅削减入湖污染物量,又将产生良好的投资效应。
淮河流域则筛选了54个项目。省环保厅污控处副处长刘晓磊告诉记者,这些项目包括工业点源治理及强制性清洁生产项目、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等,总投资34.5亿元。准备申请国家资金9.5亿元,项目已经上报环保部。在全省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梁保华书记作重要批示,罗志军省长到会讲话,并安排7.2亿元专项资金实施56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工程。
“关于淮河治污工作,眼下最关键的是要提高‘两个率’。”省环保厅厅长张敬华说:“一个是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特别是对奎河和沛沿河两个省界断面,要彻底整治沿线污染源,提高生活污水的接管率,力争水质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另一个是重点治污工程开工和完成率,抓住国家和省里把重点流域治理作为扩大内需投资重点的机遇,年底前,力争‘十一五’重点治污工程开工率达到50%,完成率达到20%。”(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