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白瀛郭曼桐)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奥运会后外国人对中国形象、北京城市形象和中国人形象的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该调查的组织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柯惠新日前在京举办的2008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上介绍,在奥运前后和奥运期间,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和在华的2401外国人接受了网络调查和面访调查。
从三次调查的比较来看,奥运会后,包括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在内的“中国形象”和“北京城市形
今日国内聚焦
·
胡锦涛在秘鲁首都利马同布什举行会晤·
达赖集团“备忘录”之我见·
财政部将全力做好千亿新增投资监管工作·
建设部原副部长黄卫全票当选北京副市长·
百万学子,求职路上品味酸甜苦辣·
贵阳公开征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意见
网言网语
·
北京排外上海势利?哪座城市是就业天堂·
中房协:房价下跌地方官员受害最大·记汪洋:允许改革失败不许不改革!·
中国第二巨贪被引渡回国
曾挪公款4亿
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对于此两者形象的提升,最佳传播渠道包括看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结交华人朋友、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以及逛中国城和进中国餐馆等,但中国大陆媒体和孔子学院等中国文化专门机构的作用则最低。
调查结果显示,面访调查得到的各类形象数据明显高于网络在线调查。柯惠新说,由于网络调查对象均为在国外的外国人,而面访调查对象为奥运期间在京的外国人,由此可以看出,与中国直接接触和奥运参与程度高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更好。
对于中国整体形象的提升,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叶叙理·埃萨雷说,在奥运会开始前,美国人还在因为人权、环境等问题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持反对态度,“但媒体报道转变了这种看法。大多数人看了奥运会之后,通过比赛了解中国,并震惊于中国对于奥运出色的组织管理,认为中国做了一件非常成功的事。同时,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人数也增加了10%。”新华时评:遵守奥运规则提升中国形象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奥运会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形象北京奥组委顾问:奥运会是推出国家形象战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