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攀升的国际油价一直掣肘决策层开征燃油税的决心。当前的经济形势给久拖不决的油税开征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推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打破石油市场垄断坚冰赢得大好时机。
国际油价的下跌,为国内燃油税的开征打开了“时间窗口”。据报道,目前相关部委在研究讨论开征燃油税的有关事宜。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向媒体表示,燃油税的推出“应该是快了”。
“择机”推出燃油税的声音已经“绕梁”10年,其间除了在海南省推出试点之外,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有实质性的举措。现今,全球经济衰退、油价迅速疲软给这一重大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此前,一路攀升的国际油价一直掣肘决策层开征燃油税的决心。结合前期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压力,燃油税开征或将令消费者难以承受。而时至今日,这些担忧皆可烟消云散。国际油价自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以来,一路急挫,现已累计下跌了近63%,在每桶55美元附近徘徊;而我国目前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换算成国际油价相当于每桶85美元至90美元,远高于国际油价水平。同时,我国前10个月CPI涨幅也回落至4.4%的水平,物价上涨压力趋缓。这些因素在客观上给我国燃油税的开征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事实表明,燃油税的开征将会利用市场之手自发推进节能环保。以欧洲国家德国为例,该国燃油税税率高达260%,这一高税率极大地促进了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小汽车的普遍使用。可以预期,一旦我国实施税费改革,除了能够体现多用油者多付费的市场公平原则外,一直为货运司机所诟病的公路乱收费问题和一直为交管部门所头疼的货运车辆严重超载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所谓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也能够在价格机制的无形调节下得以贯彻,带给社会的积极效应可谓大矣,而节能减排也正是当下我国政府所明确提出的调控方向。
当然,任何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都会面临一定的现实问题。其中,平衡各政府部门的利益诉求、解决农民用油成本高企等瓶颈因素首当其冲。从部门利益来看,原有地方养路费收入以燃油税的形式划入中央财政后,如何重新分配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尚未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同时,原来由交通部门负责征收的养路费被税务部门征管,两个部门之间权、责、利应当如何分配也较为棘手。此外,公路收费机构一旦取消后,多达20余万的路桥收费人员安置也将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聚焦农村领域,此前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燃油税改革对象包括广泛用于农用机械的柴油,此项改革可能对农业成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有统计显示,我国农业用油的80%用于田间作业、灌溉、发电等,只有20%用于车辆上路。若对汽油和柴油征收燃油税,势必使农民的生产成本陡增,这将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导向相悖。
但应当看到的是,与资源价格体制发挥调节功能的长效机制相比,解决这些瓶颈问题所带来的成本是可以容忍的,并不会成为阻碍燃油税费改革的关键。目前,如何为燃油税改革的推出铺设好道路,才是决策部门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要铺平这条“道路”,核心问题在于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处于行政管理之下,由此导致国内的油价如坚冰一般僵化。近期,面对国际油价的急速下降,虽有部分民营加油站小幅降价,但怎耐市场被“石化双雄”所垄断,广大消费者仍无法享受到其中的益处。而在此前国际油价高企之时,消费者却在非价格领域遇到更多的问题:尽管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随海外市场一起上扬,但价格管制的结果直接导致各地“油荒”现象频频出现。而且,财政每年投入巨资补贴油企因价格倒挂而形成亏损的结果是,行政呵护扭曲了市场价格,反而对资源浪费形成了一种隐形的鼓励。当前的客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彻底改革成品油的市场定价机制,并放开民营油企进入门槛。唯有如此,才可能尽早实现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直接接轨,从而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是为开征燃油税的必要前提。
当前的经济形势给久拖不决的油税开征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推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打破石油市场垄断坚冰赢得大好时机。决策部门能否果断出击,市场正拭目以待。 (马红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