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地政府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根据对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
就在各地庞大投资计划见诸报端的同时,有媒体报道了四川、重庆等地中小学教师的停课、罢课事件此起彼伏的情况。教师们之所以停课、罢课,是因为津补贴长期被拖欠或标准太低,他们的工资收入大大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
《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那么,那些地方的政府为什么不尽法定的义务呢?川渝两地地方政府的理由基本上都是“财政困难”———可是,为什么投起资来就一掷万亿呢?
在两三个月以前的数年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政府一直充当着主要的角色。即使是在国家持续打压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投资仍然“顽强”地保持着较快的速度。现在,“打压”变成了“鼓励”,地方政府的投资自然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因此,各地迅速推出庞大的投资计划,一点都不奇怪。
地方政府为什么那么“偏好”投资呢?原因很简单:一,容易出“政绩”。项目越大,政绩越显眼;二,“寻租”的机会多。一个大工程可以毁掉一批干部,原因就在这里。
可是,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而不是“投资型”的。公共财政的支出应该主要放在服务上,而不应该放在投资上。政府职能转变也正是要回归服务的“本分”。然而,政府在服务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还有很多“欠账”急需还上,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口还很大……
当然,在目前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政府以加大投资的方式来刺激经济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各地的政府在加大投资上虽然应该各显神通,但也应该量力而行,尤其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和“欠账”。地方政府更应该明白:补发拖欠的工资以及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也是拉动内需的手段,而且这种手段甚至比投资的带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