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随着市场的急剧萎缩,中国钢铁、焦化、纺织服装等行业一批企业目前正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虽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但它们都在坚持等待市场的复苏。经济界人士形象地将之称为“闷炉现象”。
最近新华社经济形势调研小分队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虽然有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外因,但“闷炉现象”发生的背后,也有着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因。解读这一现象,有诸多宝贵启示。
“闷炉现象”:大批企业在困境中等待希望
熟悉冶金行业的人都知道,“高炉”及“炼焦炉”是钢铁、焦化企业最核心设备,一旦点火就不能轻易停止运行,否则就会使炉体受到严重损伤。所谓“闷炉”,其实是这些企业大大压缩生产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法,它使炉子处于保温状态,尽量减少成本,等待市场回暖。
记者在湖北武钢、山西太钢等一批大型钢铁企业采访时了解到,国内相当一批钢铁厂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主动“闷炉”限产。
以武钢为例,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武钢生产经营影响严重,近几个月来利润持续下降,从8月份的11.2亿元下降到9月份的5.3亿元,10月份仅为4600万元,面临亏损。目前,公司被迫大幅减产,减幅达30%。
武钢如此,小型钢厂的“闷炉现象”更为普遍。在小规模钢厂较为集中的河北省。11月初,邯郸地区超过2/3的中小钢企已停产或半停产,唐山地区超过50%的高炉停产,廊坊地区大多数带钢企业全部停产。
偏重煤焦铁等高耗能产业的山西省,相当一批企业也集中呈现出“闷炉现象”。以长治市为例,到11月中旬,全市焦炭、钢铁、电石等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全市50%的焦化企业停产,38座125立方米以上的高炉有30座停产。山西省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几个月前看到沿海省份大批纺织出口企业遭遇困境,没想到如今山西煤焦铁企业也陷入这种状况。
煤焦铁企业如今呈现的“闷炉现象”,其实正是当前国内生产遭遇困难企业的一个集中缩影。目前,国内纺织服装、房地产、汽车等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其实都呈现出这种“闷炉现象”。“闷炉现象”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突出矛盾问题。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处于“闷炉”中的企业,扛过眼前的困难,迎来市场的复苏,炉火就会重燃,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而扛不过去,炉火熄灭后再不能点燃,这样的企业就不得不承受倒闭的厄运。
“这些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的具体体现。”河南洛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胜平说,“这些企业正在遭遇严峻考验,它们在‘严冬’中坚持等待着市场‘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