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11月30日,由江苏省科协等联合推出的系列高端科技报告会上,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如此说。被誉为我国基础数学研究第一人的杨乐院士,结合自己40多年学术研究的经历和感悟,畅谈数学这一古老而深奥的学科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把中国人的名字写进“数学书”
“华老(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科学。然而中国的现代数学比欧美各国起步更晚,而且有效时间不长”。杨乐院士说,因此,要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需要当代人不断努力求索。
杨乐从初二起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但他发现书中的定理、名称大多是以外国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什么笛卡尔坐标啦,毕达哥拉斯定理啦……难道中国人就不能为数学发展作出贡献吗?不,一定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为此,单是在整个中学期间,杨乐就做了一万多道数学习题。
1956年,不满17岁的杨乐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凭着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了一条通向科学高峰之路。如今,杨乐已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到了“数学书”上。20年来,他一直是国际上函数值分布论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数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可替代
杨乐院士说,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无可讳言,我们的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间,曾经对基础教育带来一些冲击。比如对数学,在很多场合有人就认为它对当前经济的发展不起多少作用,甚至有人建议数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维持现有规模,不再发展。
“数学虽然是一门长线学科,但它对各门科学,对高新技术,对经济、对财贸、对管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包括经济、财贸、管理等其他学科输送基础人才。”杨乐院士指出,数学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例如,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杨乐院士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就希望做好粮食产量预报工作,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调剂丰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预报成果不仅十分接近于全国每年粮食的实际产量,而且可以提前约半年时间。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快而准确地做出预报,关键就在于使用了数学与运筹学的方法来处理诸多关系问题。
数学还在信息安全、遗传密码与模式识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应用。同时,银行系统储备现金的留存额度、货币间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卫星发射、航空航天甚至国防安全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数学这门基础科学的“支撑”。
大规模推广“奥数”教育不可取
“奥数”是社会上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现在从高中、初中到小学,有非常多的同学都在上奥数班。对此,杨乐院士说:“我的看法是,奥数的定位本来是针对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学生的,而且是比较自然的,也不用搞什么培训班或者冬令营来进行集中的训练。但是现在奥数教育有点儿走样,不仅高中生有奥数的竞赛,初中生有,小学生也有;不仅仅是对数学有兴趣的同学要参加,对数学没有多少兴趣的同学也参加。我觉得这实际上加重了同学的负担。”
杨乐院士分析说:“奥数或者说数学的强化训练,对数学学习是不是有利呢?我看未必。因为集中一段时间强化训练,它的目的不是让同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是强行灌输给同学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结果不仅是同学们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高,原有的一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都削弱了,这对同学的全面发展不利。”因此,他认为,大规模推广“奥数”教育不可取。(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