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课题组今天授权本报作为北京地区独家合作媒体,发布其最新完成的《2008年度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暨重点产业人才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北京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求职成本为本科1103元,高职1056元;而北京市2007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 3080元,高职为1951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生,其实际获得的薪资都大大高于个人的期待值。
由王伯庆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于 2007年开始启动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课题组,每年一度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以及分省的调查与研究。此次调查由具有最专业、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承担,并得到了零点研究集团的支持,以主要由海归学者组成的一流学术团队作为顾问,数据统计团队则由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毕业生和中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组成。
为完成《2008年度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暨重点产业人才分析报告》,课题组对北京市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问卷10580份,答题率41%,其中全部完成答卷为76%;调查覆盖了北京市135所高校,其中包括27所211院校,55所其他本科院校,53所高职/专科院校。3成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对口
最新发布的《2008年度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暨省内重点产业人才分析报告》指出,北京市本专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无关的比例高达32.8%,“211工程”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相关率分别为68%和66%,均低于同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72%和70%。显然,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北京市毕业生求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如果学生花很大精力全面学习一个专业的知识,却无法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意味着教育投入浪费。”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博士提出,“虽然我们强调按宽口径培养人才,但很多学校其实仍旧按照细分专业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因此,毕业生就业时的‘专业相关率’将是评价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学生教育投入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这无疑对我国高校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面对大量的不对口就业,是否应该改变传统培养模式、淡化专业界限、按宽口径培养人才,以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调查显示: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较高的专业如医学、工学等学科,一方面专业性较强,毕业生掌握了更多的专业技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就业更具优势,同时较高的专业门槛也导致了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涉足这些领域的工作难度较大。反之,那些与工作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如哲学、法学等,就业面过窄(如哲学),或者是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太严重(如法学),迫使更多毕业生不得不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但是无论毕业生从事的是与专业相关还是无关的工作,本科教育打下的专业基础都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很多经验和技能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据麦可思调查,北京市2007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要求最重要的五项能力排第一位的就是“积极学习”,其次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学习方法”、“积极聆听”、“理解他人”,并且在这五项工作要求的最重要的能力上,大学毕业生普遍达不到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而从毕业生求职的角度来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尽可以放下“专业不对口”的包袱,放宽自己的求职
范围、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毕竟,从长期来看,专业背景并不会对薪资和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粤沪津为北京毕业生就业首选
报告显示: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期待较高,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愿意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了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实际比例,这说明有很多应届毕业生是突破了期待底线到地级城市或以下去就业的。
的确,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正如麦可思调查的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往往会受到当地就业市场的影响,如北京、上海、广东,除了本省市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也吸引了大量外省市优秀毕业生流入,《2008年度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暨省内重点产业人才分析报告》中指出:北京市人才净流入率高达70.8%,上海市和广东省的这一比例更高,分别为130%和185.2%。
从具体流向来看,北京市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前三个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天津,上海市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前三个省市为北京、广东、浙江,而广东省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前三个省市为:北京、上海、浙江。可见同样是经济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可能会更多考虑职业发展前景、文化环境等,并且邻近省市之间的毕业生流动也很频繁。原因则可能是:邻近省/市间的就业信息较为通畅;在气候、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相邻地区较为相似,毕业生更为适应,而表现为求职上对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并且,考虑到求职成本和求职难度,近距离求职会比远距离求职更容易被毕业生所接受。而通常人们猜想的薪资影响,可能并不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