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岗村小学的孩子们奔跑在村中大路上(10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今年10月16日是农民靳仲本心情舒畅的一天。他所在的安徽肥西县木兰村举行了一场竞争激烈的“土地经营权竞拍会”。在村民监事会全程监督下,经过几轮“较量”,靳仲本和另一村民分别获得420亩耕地、300亩水面的经营权。
村支书罗授波介绍,两年前,木兰村在安徽省首创“土地流转合作社”。村民自愿以地入社,集中整合对外招标流转。以民主磋商、公开操作为基础的合作社,破解了青壮劳力进城打工后耕地撂荒、不规范流转收益低这两个难题。
罗授波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探索,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给了我们莫大的精神动力!
从籍籍无名的木兰村,到众所周知的小岗村、华西村……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这一个个在全国地图上难以标出的“小地方”,正是普普通通的亿万人民群众,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迸发出澎湃的改革激情和无穷的创造活力,冲破了一重重旧体制桎梏,破解了一道道发展难题。
人民群众闪烁着勇气与智慧光芒的无数创新实践,像一颗颗璀璨星辰缀满历史的星空。
我们党始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适时将一个个“点”上的突破与改革经验总结、提炼、升华,用一系列科学决策对改革进程进行纠偏、完善、深化,将改革的潮头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
从“大包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三来一补”、农民工进城到“温州模式”,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了一次又一次制度创新,成为改革的“原动力”
改革,最需要的是“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最需要的是百折不挠的实践勇气。
1978年11月24日,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作出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并在契约上摁下自己鲜红手印时,他们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失败,干部坐牢杀头也心甘。”
变革,正是建立于无畏与勇气的永恒基石上!可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30年前仅仅是出于“填饱肚子”这种原始冲动的冒险尝试,却在无意间让小岗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使“包产到户”成为史诗般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邓小平曾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与“小岗变法”差不多同时起步,江苏华西村农民吴仁宝开始了他的“地下改革实践”。在“以粮为纲”的年代,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率领村民偷偷搞起了一家小五金厂。他们在工厂四周垒起高高围墙,挂上厚厚窗帘。小五金厂在“隐姓埋名”中搞了10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小五金厂的窗帘终于拉开了,围墙推倒了。如今的华西村工业年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令世界刮目相看。
乡镇企业兴起,是继“大包干”后中国农民首创精神再次焕发出的夺目光彩。乡镇企业增加值30年增长了324倍。邓小平曾如此描述乡镇企业崛起:“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
“蓄之愈久,动之愈速”。当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呈现星火燎原的蓬勃之势,中国的每一块经济领域都被激活了。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南疆到北国,全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如今的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仍常有许多人在“悦宾饭馆”排队等吃。人们已很难想像到这家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体饭馆”开业时的辛酸。28年前的一天,北京市民刘桂仙被“家里连被子都不够盖,真是穷怕了”的窘境逼迫,想开家饭馆。
她回忆道:开饭馆要办执照,我就找到了工商局。工作人员哈哈大笑说“我们没有政策、没有文件、没有先例,不敢开这个头”。可我就天天往工商局跑,软磨硬泡。时间长了,人家都叫我“怪人”。我的执著终于有了回报。工商局终于同意饭馆“先斩后奏”地开业了。
当时,东南沿海地区涌现出无数坚忍不拔的“刘桂仙”们。1978年,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三来一补”新方式,在东莞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一批有胆识的农民“洗脚上田”,爬火车、睡街角、吃咸菜,被城市管理人员撵来赶去,但经过坚持不懈的拼搏,一批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终于发展起来。“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用尽千方百计”的民营经济创业之路,成就了著名的“温州模式”。这三个“千”,也被看作群众首创精神的生动写照!
改革进程越趋向纵深,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也越显出强韧与智慧。遇到发展“硬堡垒”越多,首创精神所激发的摧枯拉朽力量就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