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十批特级教师评选前不久揭晓,382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荣膺“特级”。
记者注意到,除去由外省特级教师转评江苏特级教师的4人,新评上的特级教师共378人,其中,初中教师只有63人,约占总数的17%。
据统计,江苏特级教师数量最多的是高中,其次是小学,接下来才是初中。以常州市为例,此次评出的24名特级教师中,只有3名初中教师。再看无锡市,新评出的28名特级教师中仅有两名来自初中,而全市现有153名特级教师中,只有4人是初中教师。
特级教师,是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最高荣誉,自然引得教师们竞相争取。全省初中教师19万,是高中教师的两倍,而初中阶段特级教师少于小学,也少于高中,不足总数的1/5,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教育界与社会的重视。
“初中阶段评上‘特级’的教师数量少,首先是因为起初申报上来的就少。”省教育厅师资处副处长眭平告诉记者,本次评选特级教师,已经注意到促进各学段均衡发展,按照4个学段作了指标划分,分别是:高中40%,初中20%,小学30%,幼儿园10%,“切块到学段,保证每个学段都有相应的名额,让教师们都只和本学段的同行竞争,这一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倾斜和调控。”
眭平说,“要不是做这样的限制,如果初、高中教师放在一起竞争,可能高中阶段教师评上特级的还要多一些。”尽管如此,但初中阶段申报特级的教师数量少,而达不到条件的又不能硬“拔”,所以,最后评上特级的初中教师还是不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从宏观上来说,初、高中引进新教师的门槛就不一样,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是大专,而高中教师必须要达到本科,前者的起点学历就不如后者。其次,以前中学很多是完中,初中是相对薄弱学段;后来大多数初中已和高中分设,不少优秀的教师现在留在了高中。再者,有些地方教育部门更加关注高考,在引进教师时更倾向于让优秀者分到高中,有的还把初中的优秀教师往高中“拔”。
教育界人士对现今的高中、小学、初中教育有个形象的说法:“铜头、铁腿、豆腐腰”,初中缺少特级教师也正是初中教育相对薄弱的表现。
“光会写论文不行,光会上课也不行。”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刘永和分析,尽管特级教师是荣誉不是职称,但评选条件相当严格。比如要求在公开出版物发表5篇以上论文,且须有两篇以上登在核心期刊;必须承担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必须是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科所曾对《江苏教育研究》、《南京教育》发表的论文作了统计,50%是小学教师的,25%是中学教师的,25%是幼儿园教师的。而中学教师发表论文的,多数又是高中教师。缺少论文这样的硬件(更别说承担科研课题、做学科带头人),许多上课顶呱呱的初中教师根本就“不敢”申报特级教师。
记者特地到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初级中学进行了调查。这里是全县最好的初中之一,许多老师称他们不敢奢望“特级教师”这个崇高的荣誉。初一年级的缪明月老师说,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生源大多无法挑选,生源参差不齐,这是不同于高中之处;同时又有中考的压力,这是不同于小学之处,要拿出很好的实绩来其实很不容易。教语文的张老师声音沙哑,前一天她上了六节课。她对记者说,初中老师工作负荷特别大,白天完成了教学任务,晚上还要督促住校学生自习,真正用来搞教学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很难沉下心来写论文,评职称时“硬件”往往不硬。校长吴爱华说,现在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学历起点逐步接近了,但由于高中学校和初中学校能够提供给教师的平台和发展机会不同,初中教师的成长环境实际上不如高中教师,也造成他们在教学、研究水平上的差距。
无锡市教育局有关人士指出,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初中的学科性本来就不明显,初中教师与学科性较强的高中教师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自然不具优势。而初中缺少特级教师,对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也对初中教育产生了负面作用,直接影响初中教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评选政策上,应该对初中教师进一步倾斜,让一些具有潜力的初中优秀老师多一点时间进行科研,多一点时间外出交流开阔眼界,这样初中教师才能更具竞争力。
记者获悉,针对初中一线教师遇到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设计能力不强、教学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省教育厅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 (吴剑飞 任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