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苏州拥有63个中国名牌,申报了124项国家标准项目,并率先建成“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同时,一个质量兴市的城市群逐步形成——
“世界名牌”苏州造品牌观念深入企业
【案例】
2007年,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波司登牌羽绒服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成为了行业内第一个“世界名牌”。全国仅有的两个世界名牌,被苏城拿下一个。
从8台缝纫机起家,到现在亚洲最大的羽绒制品生产基地、中国“世界名牌”,波司登在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走过了18年的品牌之路,也一直没有停下追求品牌效应的脚步。 1997年,刚创建不久的波司登做出了同步进军国际市场的惊人之举。公司在美国、加拿大等6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波司登”商标,并在因特网上注册“波司登”域名。
和很多服装制造企业一样,波司登也走过贴牌代工这条路,不同的是,为国际品牌代加工的过程中,波司登在不断地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研究同步设计理念。练好了内功,才有了用自己的品牌与“大牌”竞争的底气。
技术创新也是波司登赖以打造品牌的“武器”之一,从时尚的轻、薄到绿色环保,再到纳米科技,波司登让羽绒服成功打上了时尚和高科技的烙印。为开发出更多新技术产品,波司登还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同开展了纳米技术应用的研究项目。
近几年,除了传统的羽绒服,波司登还将品牌延伸到了男装市场。波司登男装已经打入了英国市场,并保持着每年45%以上的销售增长。今年下半年,还将有4家单一的专卖店在英国陆续开出。
【数字纵深】
目前,苏州市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3个、中国驰名商标80件、国家免检产品128个、江苏名牌产品262个、江苏著名商标302件,均列全省第一。
名牌数量众多的背后是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2007年苏州产品质量指数98.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9个百分点。全市供电、电信、交通、邮政等行业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全市拥有省服务业名牌10个、省服务质量奖12个。 2005年,苏州所拥有的中国名牌数量为29个,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国名牌的数量就增长了1倍多,打造自主品牌的观念已经深入企业。
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实施质量兴市工作,组织培训班、质量知识讲座等活动,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和认证认可工作。同时还加快了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已陆续建成了相城蠡口家具城家具检测站、吴江盛泽丝绸纺织实验室、太仓璜泾加弹丝化纤检测站、常熟招商城纺织服装检测站、张家港沙钢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站等一批派驻检测机构,实现了重点行业质量的有效监控,提升了整体质量水平。 【案例】
盛虹集团是吴江一家专业从事纺织、印染加工的企业。自2006年底到2008年4月,盛虹集团前后参与了国家涤纶长丝产品标准、化学纤维长丝方法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且担任了化纤长丝方法标准组和涤纶长丝组组长,全面负责全国化纤长丝方法标准和涤纶长丝产品标准制(修)订的工作。 2008年3月,集团申请筹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涤纶长丝工作组。
无独有偶,今年,由吴江市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中国纺织面料编码(化纤部分)已被国家标准编制委员会正式立项,进入国家标准化项目开发程序。这个标准将填补我国化纤纺织品长期以来没有标准的空白。同样,这也是国内首次由地方机构担纲第一起草人来进行国家分类标准的编制。
据介绍,中国纺织面料编码的整个编码调研和框架编制工作从2005年12月启动,研发人员采集了市场上3000多块样布的数据信息,经过近3年时间的调研、分析、讨论,不断进行规范和调整。该套编码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编码法则,根据法则可快速、准确地为化纤面料新品种推导出对应的编码。
【数字纵深】
仅2007年一年,通过国标委立项由苏州承担起草工作的国标项目有40项。到目前,苏州共有64家企业向国标委申报了124项国家标准项目,涉及水产、纺织、化工、机械等行业,包括基础、产品和测试方法等。另有65家企业申报建立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截至目前,已有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个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和11个工作组建成落户苏州市。同时,苏州备案的农业企业标准累计达到1879项,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累计达到32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4个。
2007年,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扶持企业按照自主、自愿方式组建各种形式的相关技术标准企业联盟,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引导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标准覆盖率逐年保持较高水平。
生态工业循环利用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案例】
和舰科技是一家制造尖端集成电路的一流晶圆专工企业。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内著名的晶圆制造基地,和舰在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上下足了功夫。
一套价值1.4亿元的高标准废气处理系统,将废气管路根据废气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流处理,达到处理高效和资源节约的目的。一套投资2800万的废水处理系统,可根据废水性质不同分为一般废水与含氟废水处理系统。而这些处理系统都采用自动化及中央监控设计,有效控制废气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并设有异常预警系统。
和舰科技为了配合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投入,继续扩充制程用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在厂区日均用水量9100吨中,中水回用的水量达到了4600吨,中水回用率达到50.5%。
除了废溶剂与废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外,和舰又将厂内产生的废硫酸收集,用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以减少废硫酸的外运处理,全年可再利用浓度为80%的废硫酸100吨左右。
公司还投资1100万进行厂房建筑外墙保温,墙厚及隔热设计达到良好节能效果,同时改善生产车间空调箱的设计、延长部分材料使用时间、关掉部分额外负载,每年可节省电费及材料费约280万元。
【数字纵深】
数据显示,2007年,苏州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3,同比增长1.4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数达到326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6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3%,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市区内无劣于V类水体。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2.54%。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也通过了国家三部委现场验收。
苏州的质量兴市一直与环境、民生的改善息息相关。近年来,全市共淘汰落后工艺装备120项,关停了450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0万吨,并编制了《苏州市太湖蓝藻防治应对预案》,确保饮水安全。目前全市31家重点耗能企业已有14家取得了能源计量标准合格以上确认,433家重点用能单位有217家通过合格以上确认。 2007年,全市实施重点节能项目建设70多项,200多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了100个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企业。(宗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