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休·戴维斯(HughDavies)一九八四年再次来到中国,出任英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似乎又一次来到陌生的世界,变化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中国完全不同。
在那之前的一九六九年,二十八岁的戴维斯怀揣李约瑟著作的简写本,从香港来到北京,成为英国驻北京代办处的一位年轻外交官。那一年,美国人登上月球。戴维斯回忆说:“我们西方人在北京,也像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
在伦敦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戴维斯回忆起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连声说“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他说,那时候北京到处修建防空洞,“去商店的时候你得小心,因为一推门可能就是一个大洞”;那时候,中国官员和西方人打交道很粗鲁,“因为他们要向同事表明自己的反帝立场”。
戴维斯说,当时自己很难有机会和普通中国人交谈,做很多事都有风险,比如拍照。有一次,戴维斯和同事在颐和园游玩,遇到一个扎着头巾的农民,在征得同意后,他们和那农民拍了几张照片。后来,很多中国人将戴维斯和同伴团团围住,说他们是“特务”。民众后来越聚越多,戴维斯和同伴们不得不毁掉胶卷,再三道歉后才在公安的保护下脱身。
在那非常时期,英国商人和中国做生意的主要途径是广交会。戴维斯说,英国商人想买中国产品,在成交之前,要挥动红宝书,念毛主席语录。尽管如此,一次有英国商人试图订购一批胸罩,却被断然拒绝。戴维斯说:“胸罩当时似乎不是政治正确的事情。”
戴维斯十几年后作为商务参赞重新回到中国,眼前的一切确实让他吃惊。“忽然我可以同普通人交谈,可以更自由地四处旅行。”北京当时刚刚开了一个自由市场,戴维斯赶紧去看,尽管“第一印象是那市场很差,一月份根本没什么蔬菜。”
负责商务的戴维斯觉得工作“非常有意思,但也非常忙”,因为英国的商务访问团“从来就没停过,我的部门几乎跑断腿”。戴维斯说,“尤其是在中英就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后,中国人和英国做生意不再迟疑。”
因为有大量的谈判,戴维斯接触了许多中国高级官员,不仅有幸见到了邓小平,而且很多那时与他保持工作联系的官员,如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后来都成了中国的高层领导人。戴维斯笑说:“永远别信有人说外交官只有负责政治事务才有趣。”
戴维斯说,尽管当时也有中国官员仍在观望,非常谨慎,但和中国做生意,已经是很容易了。他说:“我们尽最大努力,向伦敦报告中国发生了什么——中国是个大市场,要认真对待。”戴维斯在自己的报告中写道:“这是一个加拿大那么大的国家,而我们在加拿大已经有五六个领事馆了。”当时,英国刚刚在上海开设领事馆。现在英国在华还有重庆、广州领事馆。
戴维斯后来调往香港,出任高级贸易专员,并在香港回归前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首席代表。戴维斯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共生活过十一年,一直近距离观察中国。他现在是英国的中国协会主席,仍然穿梭于英国和中国之间。
中国今天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岁月,戴维斯也不太确信中国会发生什么。不过,戴维斯说:“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中国决心将那些疯狂的岁月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