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从手工油印版到精美彩色版,教辅资料从奇缺到丰富,作业本从手工自制到琳琅满目……一位基层教师记录的30年“书本变化”,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印证,是一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真情流露——
我是湖北省的一位中学教师。回忆起过去30年来我和学生使用过的教科书、作业本、教辅资料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感慨万千。
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在丹江口市第三中学读高中二年级(高中两年制)的我,立志要报考大学。那时,复习资料十分匮乏,叔叔花12.5元从武汉为我购买了一套暗红色纸张、印制粗糙的复习资料,我如获至宝,十分珍惜。怎料,正当我发奋学习之际,这套复习资料却不翼而飞,班主任问遍了班上所有学生也没有找到。我感到如五雷轰顶一般,一气之下离开学校回了家,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高考也就没了下文。
1979年8月,村小学要选拔一名民办教师,我在16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一年级和五年级的语文课。那时,一年级学生没有教材,我只能在黑板上写字,教学生读和写。教室里的黑板其实是一个高1米、宽0.8米的涂着墨水的木板,挂在墙上时像秋千似的左右摆动,在上面写字时粉笔直打滑,笔画断断续续的,学生们因此常写错字。有一次,我因粉笔干燥,黑板又擦不干净,写的字实在看不清楚而情绪急躁,一名叫妞妞的学生跑到黑板前,抬起右臂,用衣袖在黑板上来回擦。她又精心选了一支受潮的粉笔递给我说:“老师,您再写写试试。”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为了能让学生有“正规”的课本,我在暑假到市里买了一块钢板和一些蜡纸,将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内容全部刻写在蜡纸上,到镇中学用手推的油印机一张张地印,再按照顺序将印好的纸张装订成册。当我开学后将课本发给学生时,学生们高兴地欢呼:“我有新课本了!”
那时纸张也奇缺,学生们没有作业本,家长买来灰褐色的粗糙白纸,用剪刀裁开,再用缝衣服用的针线在左边逢上几针,就成了写字本。铅笔质量不好,学生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能把字写在纸上。
1983年夏天,我决定考大学,好不容易借来了一套高中教科书和复习资料。那时,教科书的纸张质量有所提高,但还是显得很粗糙,用钢笔在纸上一点,就会印出黄豆般大小的墨迹。复习资料上的字也因为纸张质量差而严重变形。尽管这样,我还是十分珍惜这套资料,坚持白天教书,晚上自学,终于在一年后实现了我的升学梦。
1986年,因学生人数剧增,每一个管理区(当时称小乡)都要成立一所初中。我被分配到了左较中学教书,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
那时,学生人手一套黑白版课本,我再也不用自己动手为学生印教材了,但教材是用稻草纸印刷而成的,细薄的稻草还嵌在书本上,用手摸上去能感到凹凸不平,书本上印刷的字经常“缺胳膊少腿”。一节语文课上,一名学生将书本一扔,跑到走廊流眼泪。原来这个学生的书缺了3页,有1页装订反了,还有6页连在一起。我在一节政治课上发现,一位学生的政治书有一页字是重叠的,有8页编错了页码。那段日子,我总是鼓励学生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读好书,并以身作则认真教学。1989年,我教的班级考了全镇第一名,班级里的很多学生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我也在那年成为镇上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如今,我手上的彩色版教科书散发着芬芳,纸张洁白、手感细腻、图文并茂、设计精美。教科书印刷的质量也非常好,字迹清晰,字体规范。我捧着书时就像捧着精美的工艺品,小心翼翼,爱不释手。教辅资料和作业本也变得多种多样,琳琅满目。我的一位学生说:“真不敢相信我爸读书时用的是纸张发黄、发霉的书,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书新了,知识新了,精神面貌也新了!”
我的教育生涯30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在这30年里,中国教育快速发展,教育的硬件条件和软件建设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我所回忆的“书本变化”虽然在我国教育发展全景中只是微观一角,却也是对中国教育发展的一种生动印证,饱含了我们教师的喜悦与深情。(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王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