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在19年前出版的《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中断言,“社会主义将终结于二十世纪”。
然而,他的这个曾令西方世界兴奋不已的预言,却早已如今天美国金融创新制造的泡沫神话般幻灭。
社会主义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和平发展,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
他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战略,它结束了中国的封闭、半封闭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动力和支撑之一。”
虽然3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只是短暂瞬间,但它却具有里程碑式历史转折意义——它带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
严书翰说,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正是新一轮全球化迅猛发展的30年,中国在同全球化紧密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尽管80年来罕见国际金融危机正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但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化的方向不会逆转”。他说。
去年秋季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今天,任何一位中国人几乎都可以感受到全球化的“影子”。
44岁的孙天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最大的商场经营着一个意大利品牌的高档童装生意,她的货源均来自数千公里以外的深圳,因为那家意大利童装企业在深圳设有它在海外的最大加工厂。
“现在做生意很简单,”提着法国香奈尔手包的孙天兰说,“要什么货打个电话或者发个Email就行了,最迟四五天内货就能到。”
而在20多年前,孙天兰开始做服装生意时只能就近选择北京的货源,因为如果货源太远,就会错过最佳销售季。
中国社科院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邵峰说:“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其更加全面深入参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此后,中国创造了对外贸易增速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商品贸易贡献国和第二大出口商品贸易贡献国。
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比1978年增长了105倍,占GDP的比重猛增至67%,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据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门洪华的课题组研究,中国综合开放度已位居世界各大国前列,其中贸易开放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投资开放度总体上也不低于发达国家。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额达8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通过对外开放使商品和要素双向流动,调节国内要素的结构失衡。例如,2007年,中国依靠出口和吸收外资,为约8000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门洪华认为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扩大出口、吸收外资、设立特区等,对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了新的需求。不同国家的企业、投资环境和运行机制之间相互比较和竞争,推动了中国国内企业经营制度、经济管理体制及政府职能转变。
另外,中国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各方一道参与全球事务,在金融安全、粮食与能源消费、贸易政策、气候与环保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推动国际磋商、谈判和共同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建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的方向发展。
门洪华说:“当前,国际事务中的‘中国因素’正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市场规则、先进的发展理念,消化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
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仅约为3%。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4%以上。
中国参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深化和全球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各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获益良多。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依赖。
同时,对于许多外国公司来说,中国的巨大市场也是他们发展的重要动力。
麦当劳目前在中国有大约1000家分店,每天销售100多万份汉堡包。肯德基在中国的分店超过1800家,占其全球分店总数的四分之一。
据估计,截至目前,在华外资企业累计赢利达数千亿美元之巨。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政治、社会等层面。比如,要求中国扩大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自由度及增强自主化。近些年,中国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自由发展的程度均得到较大提高。
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反垄断法,预防和制止了垄断,保护和促进了公平竞争。过去形成的户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已逐步得到改革,公民已基本实现了择业自由和迁徙自由。
目前,中共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说,“以人为本”表达了两个取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为每个人自由发展提供充分条件。
参与全球化,使中国不断扩大政治生活的公开化,加强政治过程的程序化、法治化等。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民的知情权日益得到保障和扩大。政务公开制度已逐步得到完善。代表性的法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呼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声音也日益扩大。
另外,中国媒体报道的透明度也大大增加。最近发生的重庆出租车司机罢运、甘肃陇南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群众冲击政府机关的事件都被及时披露。
目前中国正在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的建议制度、咨询制度、公众讨论制度和听证制度等,把公众纳入决策过程,使决策民主化。
中国政府正在探索官员责任追究制度。最近,因“三鹿”奶粉事件、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一些高官被追究了责任。
中国也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安全带来影响;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向构成威胁;给经济发展的质与量带来挑战;西方的和平演变找到了掩护;国际投机者套利找到机会等。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正日益在全球蔓延并加深影响中国,让中国人感受到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仅今年上半年,中国就有6万多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产业受到的冲击最大。许多工人下岗,其中多数为农民工,这给中国带来了新难题。目前,中国政府正竭力化解危机带来的影响。
然而,整体来说,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要远远大于挑战。中国融入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
160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对“全球化”现象如此论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永贵说:“全球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全球化的三次浪潮中,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横空出世,而且实现了三次重大飞跃和发展。”
在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的第一轮全球化高潮中,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第二轮全球化高潮中,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由理论到现实的重大跨跃,并开始由苏联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高潮中,社会主义开启了由高度集中型体制到现代型体制的伟大变革。
随着三次全球化浪潮,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曾力图通过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化寻求发展,但均告失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这是让中国共产党深思和汲取的惨痛教训。
严书翰认为,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参与全球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
全球化浪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迅猛发展,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选择。
据统计,世界上约30个国家、16.5亿人口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与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仍然坚定地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把握了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和脉搏,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发展和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指针,以及中国继续发展前进的理论旗帜。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黄宗良说,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敞开胸襟、大胆借鉴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从而扩充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资源。
黄宗良说:“社会主义不可能在‘孤岛’上建成。要把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放置于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认识。”
中共党内的分析人士认为,虽然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凭借其科技和经济的优势,给全球化打上它的印记,但是应坚信,拥有公正、平等、和谐、民主等价值范式的社会主义更适合全球化的发展演进。
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季正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写着成功故事,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而为更多世人所知晓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