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对外开放,30年成就辉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展现出中国的进步、发展和面向世界的自信、从容
1978年5月2日,法国巴黎奥利机场。法国总理雷蒙·巴尔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由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带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
这个后来被称为中国向西方开放的“先遣队”的代表团,在1个多月内马不停蹄走访了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5个国家的15个城市。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发达国家,外部世界的发展令中国来访者睁大了新奇的眼睛:当时西德的高速公路汽车时速普遍达到上百公里,而中国当时最好的公路也就跑60公里;法国一家钢厂年产量350万吨,职工只有7000人,而中国要达到这一生产能力至少需要10万人……
时隔多年,谷牧回忆这段往事仍然感受颇多:“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很大发展,尤其是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落后很多,它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这是中华民族新的觉醒。
1979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说,“中央之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外商合资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30年过去了,外资企业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资金和技术支持,更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验。”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负责人孟钧说,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已超过40万户,投资总额超过2万多亿美元。
在深圳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尊雕塑:一位巨人张开双臂,“夺框而出”。富有深刻寓意的艺术形象,使人不禁想起深圳经济特区创立之初,邓小平给予这里的交待:“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7月,中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并于次年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由此,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1984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放宽这些城市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权限,给予“三资”企业优惠待遇。
不久,对外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后来又扩大到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建立海南省,并将全省设为经济特区。至此,中国所有沿海省份全部成为开放地区。
开放、扩大开放、全方位开放——30年的中国,“开放”与“改革”比翼齐飞,成为推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
在扩大开放基础上,国家提出了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沿海发展战略。
在对外开放政策带动下,1984年到1988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其间,中国经济总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都翻了一番,国家财政收入增长40%。
1992年,经受经历了国际国内风云变幻冲击的中国,继续以自信、坚定的姿态,推进对外开放。这年秋天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外开放的步伐如此坚定、如此沉稳,又是如此频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设立15个保税区,利用“境内关外”的独特条件发展对外经济;开放了沿长江的6个港口城市,批准设立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开放13个陆地边境城市;批准内地所有省会城市对外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局面。
2001年11月10日,经历15年艰苦谈判后,这一天,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此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对外开放,如同阵阵春风,吹开了万紫千红。
30年前,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还是件稀罕事。30年里,不仅外国的人来了,外国的商品来了,外国的资金来了,外国的技术来了,外国有益的经验和观念也来了;更重要的是,开放让我们以更加自信、更加进步、更加从容的姿态,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介绍,目前每年出境的中国公民已超过4000万人次,中国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预计到2015年,中国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
2000年初春,一家中国公司的名字出现在了美国坎姆顿市的道路上――“海尔路”。
“我们如果不创立自己的名牌,那么中国就不是‘世界工厂’,而是‘世界加工厂’。”海尔集团负责人的张瑞敏表示,海尔“走出去”的目的就要从制造商发展成为品牌商,利用差异优势创造世界名牌。
从简单的劳务输出、产品输出到跨国并购、资本出海,在大力“引进来”的同时,中国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国这艘巨轮,勇敢地驶离了入海口,开始在更浩瀚的大洋之上,搏风击雨、锤炼壮大。
20多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撰写的《第三次浪潮》,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在他的印象里,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
几年前,托夫勒再次来华访问时,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同的中国”。“20多年以前,没有人能想像中国的崛起。”以“预言未来”闻名的这位未来学家谈起中国的发展,不得不这样承认。